這樣行嗎?
我看到這樣的支撐系統,是在摸板拆除以后的,請大家指點一下,這樣做可以嗎??施工單位說是沒問題的,沒違背規(guī)范.我找了一個下午,還真沒找到哪不規(guī)范上說這樣不行的.我個人的意見是認為由于后澆帶受的剪力比較大,應該不能這么做的.而且后來的支撐系統再怎么好,也沒有一開始的好.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這樣的問題,有遇到的話是怎么處理的?有沒有哪個規(guī)范里有說明?請指教!謝謝!
請教各位大蝦,門型支撐可不可以作為一整個支撐??簡單點說就是,讓一個門型支撐同時充當上柱撐和下柱撐的角色,上下段分段水平桿在牛腿標高處。因為有個工程 對門高有要求 ,要是把門型支撐做為下柱支撐的話 ,高度就影響門的正常使用了 。有懂的 簡單回復幾句。小弟在這謝過了??!
印象中的樓梯,應該都有短柱支撐的了.現場觀察到這個卻沒有.為什么????
請問屋面水平支撐和柱間支撐,可不可以設在不同的開間,只要有剛性系桿連接柱端,來傳遞水平支撐的荷載就行?因為我看有本書上寫的柱間支撐組號放在柱列的中部。但是水平支撐不可能邊跨沒有啊
如題,高層鋼結構偏心支撐,不同層高,樓層的支撐,用CAD去放樣畫出,實在太慢,有快速畫出的嗎?比如給定與支撐連接的構件截面,如柱截面、梁截面,支撐角度等等,就能畫出支撐大樣嗎?
兩個問題,都是無吊車廠房 1.中間有內走道的廠房,因為內走道要開門,可以在內走道的這兩個柱間設置上柱支撐嗎? 2.無吊車廠房 只在黃線的位置設置柱間支撐 可以嗎?屋面支撐就按下圖設置, 規(guī)范里面沒有找到明確的條文,當端部不設時,可以山墻的風荷載通過屋面系桿傳到中間的之間支撐?
1.地下室工程總共地下三層,一道混凝土支撐(土質較好),目前地下室四周已完成至負二層頂板也就是負一層樓板,支撐在負一層和負二層之間,但是地下室中間部分混凝土底板至負二層結構均未完成。想請教各位在地下室四周結構及換撐板完成的情況下是否具備拆撐條件,支護設計肯定不同意這么做。但是個人覺得可行,畢竟地下室四周的換撐體系已全部形成且地下室外圍土方已經回填完成,因工期較緊。2.如果地下室四周的土方還沒有回填完成,完全靠換撐板(底板、各樓層與支護樁之間均有)能否拆撐。
大家做板配筋的時候一定也遇到過,一道梁兩面的樓板標高不同的時候,大家是怎么處理的?是否看看高差多少,然后決定是固定,還是簡支?還是只要鋼筋不伸過去,就算簡支?
施工圖審查現在可以自審,設計人員承擔主要責任。工程在建造完成后,經過驗收完成后,交付給住戶后發(fā)現違反設計規(guī)范、施工的工程質量驗收規(guī)范的,誰來糾錯,沒有法律規(guī)定約束不發(fā)開發(fā)商。
本人最近在做一個高層的飄板模板支撐,大家看有什么好的方法。1、高層為18層,層高3.0米,屋面飄板外伸長度最長為2.4米飄板板厚為100mm2、飄板部位一下,屋面結構梁上有2級線條越50mm,現決定采用后作 但是局部有700mm看大家怎么安排。3、規(guī)范規(guī)定腳手架不能作為模板支撐使用, 但是現場有些工人還是采用腳手架支撐, 外伸長度不大的板。 這樣我們可不可以這樣想: 當我腳手架作為模板支撐使用的時候,把腳手架劃為禁止進入區(qū),直到模板達到一定程度再上人操作外腳手架在主體施工階段多作為防護使用,看這樣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意見。[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0-8-16 11:15 編輯 ]
我的柱間支撐,中間的水平桿見長細比怎么算都過不去,我還看見別人的圖上中間水平桿件直接用剛性系桿代替了,不知道所以,求指導!
本帖最后由 kinglee520 于 2013-4-15 22:00 編輯 筑傲培訓免費講座——斜桿(斜柱、支撐)、斜板詳細分析【課件】【錄音】
各位師傅們,在下請你們賜教下,在PKPM中怎么進行柱間支撐的建模,我已經琢磨半天了,怎么也建模不了。我進的是STS中“屋面墻面”模塊,然后進入支撐的模塊,然后進入柱間支撐,再點選選擇支撐,但是不能像屋面支撐一樣形成支撐。請問是什么原因。我用的是08PKPM,當然是盜版軟件狗,呵呵。麻煩大家指點下啊。謝謝!
汽機房,15米跨。吊車32t/5t.外墻在柱中.在6.500米高度有一層平臺(但一側的柱子的板是從柱子上挑出去的)要否設柱間支撐?
2,《混規(guī)》11.5.2表中第四類有支撐的柱頂區(qū)段柱變位受約束的部位加密區(qū)箍筋最小直徑為10mm。什么可以算作支撐呢,剛性屋面可以算作支撐嗎?
前輩們,新手向你們求知。關于鋼結構中柱間支撐的計算,我一直都沒想明白,看了很多書,但是都很模糊。PKPM中柱間支撐的水平力(風荷載、吊車橫向剎車力)如何計算出來?PKPM中要自己計算出來然后輸入數值,這樣才能計算校核設計的柱間支撐。假設吊車跨度10.5m,吊車梁7m,每榀鋼架間距7m,柱高7m,建筑平面12mX70m。風壓0.35.那么柱間支撐所受的水平力是多少,如何計算?
這種支撐模式可行嗎
在tssd中的板式樓梯計算中,大家是如何考慮支座嵌固作用這一項的?是否考慮支座嵌固作用,這一項是選還是不選?另外:負筋都是如何取的?現在都要求樓梯斜板負筋通長,配筋應該怎么取,是取和受力正筋一樣還是怎么樣?
后澆帶兩側的砼澆筑完畢后,其兩側的梁板模板肯定要拆除的,但該處的主梁和次梁支撐如何處理?若不處理好就變成懸挑梁了,直接改變受力結構肯定不行吧,請問大家如何處理這個位置的支撐?請討論一下經濟可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