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斜板沉淀池如何更好的排泥,維修?1.在沉淀池旁邊設置污泥井,潛水泵抽2.直接將水泵扔到斜板下面抽取污泥請問有其他好的有效的排放方法嗎?
我都看完了還是沒看懂 哈哈全施工設計圖紙
我廠混凝沉淀工藝段采用的是斜管沉淀池,池子的各項參數(shù)都符合設計規(guī)范要求,但就是進水量在小于設計流量時礬花就已經(jīng)不能下沉,漂浮在斜管上方。請教各位高手是什么原因,!謝謝
看了就知道超有用。
在論壇上下載了這個圖紙看了看,有兩個疑問:1.圖紙的進水方式,照圖上所畫會不會出現(xiàn)進水渠附近跟進水渠遠端的進水量不一樣導致沉淀效果不好。2.圖紙中的排泥管,照圖上所畫會不會出現(xiàn)靠泵近端的泥容易抽出,而遠端的不容易抽出。之前我接觸的工程有這樣布排泥管,在運行中就出現(xiàn)了這種問題。想問問各位這兩個問題都怎么解決。
請教一下 知道了某個工程的日處理量,如100m3/天,是不是先根據(jù)經(jīng)驗選取表面負荷,然后算出池子的表面積,然后看是選用長方形的還是正方形的池子,計算出池子尺寸;池子深度分為:h1為超高、h2斜管區(qū)上部水深、h3斜管高度、h4斜管區(qū)底部緩沖層高度、h5污泥斗高度,這些h都好算,只是表面負荷是個問題!望高人指點一下。
最近斜管沉淀池出現(xiàn)大量綠藻,在沉淀池有二氧化氯管路,但現(xiàn)不用,只在清水庫前加二氧化氯,在沉淀池前二氧化氯是否有用,還是應該在靜態(tài)混合器前加氯????沉淀池需多久清一次? 預加氯、中間加氯、后加氯有何不同???
稀硫酸(10%,水量較大),如果加石灰中和處理,沉淀池里的硫酸鈣比較容易板結,請教各位怎樣設計沉淀池排泥系統(tǒng)[ 本帖最后由 shang_tingting 于 2010-11-23 17:39 編輯 ]
對提高斜管沉淀池的效率的分析
在夏季,斜管沉淀池和消毒池都長有很多綠藻類生物,并且伴隨排水,綠藻類生物會隨水排走,增加了出水懸浮物,出水水質(zhì)看起來很差,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正在設計的一個污水處理工程的沉淀池因為池深所限,設計了12個泥斗分成2 排,工程共有2個沉淀池,共24個泥斗,每個泥斗用一條DN100的管排泥,采用靜壓排泥,每天要排泥一次,工藝設計時是每個閥門單獨排泥,這樣操作工在排泥上面每天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請問:是否可把2個或4個泥斗的排泥管串起來用一條較粗的管子排泥,這樣會不堵?要實現(xiàn)自動控制是否只有用電動閥?
請問要想自動控制斜管沉淀池的排泥閥門的開關,應該如何設計控制規(guī)律,根據(jù)什么指標決定閥門的開閉動作?還請各位達人不吝賜教
含磷廢水的的斜管沉淀池出現(xiàn)大量浮泥,什么原因呢
:Q一個十萬噸水量的自來水廠,現(xiàn)準備采用兩組網(wǎng)格絮凝斜管沉淀池(合建),每組由一個網(wǎng)格絮凝池+一個斜管沉淀池組合而成,試問當計算的時候,單池網(wǎng)格絮凝池或斜管沉淀池的規(guī)模是按5w噸算還是2.5w噸算?本來我覺得十萬噸的規(guī)模,應該需要十萬噸的絮凝池+十萬噸的沉淀池,可是看到設計計算書中,將這種合建的池子變成了2.5w噸絮凝池+2.5w噸沉淀池+2.5w噸沉淀池+2.5w噸絮凝池并行的樣子,那這樣實際處理的水,不就是絮凝只有5w噸,沉淀也只有5w噸嗎?絮凝沉淀池合建,那它們處理的水量也可以疊加嗎?剛接觸自來水廠,好多不懂的地方,請各位前輩多多指教!
沉淀池幾種排泥方式
影響斜板、斜管沉淀池效果的因素
斜管沉淀池可以用刮泥機嗎?
偶是個小包身工,學的太少,想請教各位大蝦斜管沉淀池的集水槽長4米5,流量要求320方每小時,采用穿孔溢流能告訴我有關溢流出水孔的個數(shù)與孔徑算法嗎?麻煩各位了,有關的規(guī)范有說明嗎?我自學的書上沒有說明,拜托各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