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師,本人接受一座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廠,采用A?O+沉淀池+生物濾池+清水池工藝,現(xiàn)在沉淀池渾濁,出水渾濁,請問該怎么處理? 好氧池出水
圖紙簡介: 本圖為側(cè)向流沉淀池凈水設備圖紙,包括:刮泥機,側(cè)向流斜板、側(cè)向流一體化凈水設備頂部平面圖。 投稿網(wǎng)友: robbenlo 上傳時間: 2014-06-05
1 、廢水的水質(zhì)水量 某外資公司為生產(chǎn)仿真絲滌綸布的紡織印染企業(yè),其生產(chǎn)廢水有以下幾股:紡織廢水、堿減量廢水、精煉廢水、染整廢水、雜用水。此外還有來自宿舍樓、食堂、浴室、辦公樓等處的生活污水。各股廢水水質(zhì)水量情況見表1。表1 廢水的水量、水質(zhì)廢水名稱 CODcr(mg/L) PH 水量(m3/d)堿減量廢水 10000-40000 >14 100精煉廢水 1000-1600 9-11 144染整廢水 700-1300 5-6 853紡織廢水 60-95 6-8 657雜用水 600-1000
一體化斜管沉淀池、絮凝沉淀池如何進行清洗維護保養(yǎng) 斜管沉淀池是一種廣泛應用于污水處理行業(yè)的設備,其作用是利用斜管進行沉淀分離,將污水中的懸浮物、雜質(zhì)等從水中分離出來。為了保持斜管沉淀池的正常運行和延長其使用壽命,需要進行定期的清洗和維護保養(yǎng)。下面將詳細介紹斜管沉淀池的清洗維護保養(yǎng)方法。 一、清洗斜管沉淀池前的準備工作
這次在西安參觀實習,見了咸陽國際機場污水處理站的一體化氧化溝,他們的船體在池的中間,他們的技術人員說水從底部進,泥也從底部出,那為什么他們還要在船的另一頭留了大約3米的空當?
園區(qū)的鎳漂洗水,收集夠做一體化沉淀,末端用反滲透膜做回用,想問下一體化沉淀的出水經(jīng)過機械過濾器,進傳統(tǒng)超濾膜,再到反滲透好,還是用MBR膜過濾后經(jīng)過機械過濾器再進反滲透好!
斜管沉淀池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已廣泛地用在了城市自來水處理、城市污廢水處理、工業(yè)用水凈化和工業(yè)廢水處理。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為了提升水質(zhì)有時也會采用斜管沉淀。下面為大家介紹下斜管沉淀的原理和設計細節(jié)。
諸城市鑫淼環(huán)保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絮凝沉淀水處理一體化設備處理原理 絮凝沉淀一體化設備其包括混凝池、沉淀池、攪拌裝置、排泥裝置,所述混凝池的出水口與沉淀池的進水口連通,所述沉淀池上設置有出水口,所述混凝池包括絮凝劑混合區(qū)和絮凝區(qū),所述絮凝劑混合區(qū)和絮凝區(qū)內(nèi)都設置有攪拌裝置,所述沉淀池底部設置有排泥口,所述排泥裝置設置沉淀池底部并與排泥口連通。其可以加快絮凝劑和污水的反應速度,同時方便清潔沉淀池底部的污泥。 設備原理: 在水中投加混凝劑后,污水中懸浮物的膠體及分散顆粒在分子力的相互作用下生成絮狀體且在沉降過程中它們互相碰撞凝聚,其尺寸和質(zhì)量不斷變大,沉速不斷增加。懸浮物的去除率不但取決于沉淀速度,而且與沉淀深度有關。 廢水中投加混凝劑后形成的礬花,生活污水中的有機懸浮物,活性污泥在沉淀過程中都會出現(xiàn)絮凝沉淀的現(xiàn)象。絮凝沉淀法在水處理中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它既可以降低原水的濁度、色度等水質(zhì)的感觀指標,
工程實踐表明,該處理工藝具有工藝流程簡單、處理效果好、運行穩(wěn)定、基建和運行 費用低等特點。 1廢水的水質(zhì)水量 某外資公司為生產(chǎn)仿真絲滌綸布的紡織印染企業(yè),其生產(chǎn)廢水有以下幾股:紡織廢水、堿減量廢水、精煉廢水、染整廢水、雜用水。此外還有來自宿舍樓、食堂、浴室、辦公樓等處的生活污水。各股廢水水質(zhì)水量情況見表1。 表1 廢水的水量、水質(zhì) 廢水名稱
我們水廠在建設過程中遇到一個問題,加礬泵距離混凝池太遠了,(由于布局的問題,主要是因為我們水廠建在市中心),不知道有什么補救的措施?謝謝。。。
這些天看沉淀池設計時就感覺到,看是能用兩方法做,其實第一種一般設計人員是不會去采用的,即肯奇理論和泰爾美什費區(qū)法。如果這種方法在不做實驗的基礎上能用于設計就好了。
最近看了一下2005年的室外排水設計規(guī)范,其中給出的一些建議參數(shù)如下:本條系根據(jù)國內(nèi)污水廠斜板(管)沉淀池采用的設計參數(shù)和運行情況,作了相應規(guī)定。1 斜板凈距(或斜管孔徑)為45~100mm,一般為80mm,本條規(guī)定為80~100mm;2 斜板(管)斜長一般為1.0~1.2m;3 斜板(管)傾角一般為60°;4 斜板(管)區(qū)上部水深為0.5~0.7m,本條規(guī)定為0.7~1.0m;5 底部緩沖層高度0.5~1.2m,本條規(guī)定一般為1.0m。表面水力負荷:1.2~3m3/m2•h;固體負荷小于150kg/m2•h。6.5.16 規(guī)定斜板(管)沉淀池設沖洗設施的要求。根據(jù)國內(nèi)生產(chǎn)實踐經(jīng)驗,斜板上和斜管內(nèi)有積泥現(xiàn)象,為保證斜板(管)沉淀池的正常穩(wěn)定運行,本條規(guī)定應設沖洗設施。各位覺得這些參數(shù)在設計時是否可行?平時大家在設計時所選范圍在多少?另外想問下反沖洗強度如何確定,反沖洗進水管如何布
厭氧沉淀池是個不正式的稱呼,所以我實在不知道這是什么池子,沉淀池怎么帶厭氧功能?或者說厭氧池怎么帶沉淀功能?是不是UASB池啊?還有,因為我現(xiàn)在在寫畢業(yè)論文,導師給我的污水處理工藝單元里就有這么一個“序批式厭氧沉淀池”,好嘛!還要加個序批式,那又是什么池子?翻書找不著,網(wǎng)上是有這么個東西,但什么都沒說,都不知道它的工藝參數(shù)怎么設計,所以特向高手求助,希望有人能提供些資料,萬分感激!
我廠混凝沉淀工藝段采用的是斜管沉淀池,池子的各項參數(shù)都符合設計規(guī)范要求,但就是進水量在小于設計流量時礬花就已經(jīng)不能下沉,漂浮在斜管上方。請教各位高手是什么原因,!謝謝
沉淀池表面負荷的問題~! 一般 按 設計手冊上 只給了 一個數(shù)值范圍 我想問的是 這個范圍太廣泛 究竟我要怎么取呢? 比如 范圍 1.0--2.0 我究竟是取 1.0好呢 還是 2.0 好呢? 這個就是很模糊了。!還有就是前后兩個沉淀池 這兩個池子的取值又應該是怎么樣的呢?
我都看完了還是沒看懂 哈哈全施工設計圖紙
我只有下面這張圖解,但是理解不透徹。 1.一體化設備是否只管池內(nèi)的水質(zhì)循環(huán)? 2.是否用了一體化設備,還是要另設充水(補水)管接入泳池? 3.圖上看到有2個出水口,是否起到的是布水口的作用? 4.從左邊圖看到有個排水口(此口的作用是排反沖洗水還是溢流),外部是否有管道接到一體化設備上? 5.最大的疑問:我現(xiàn)在做的是一個高級別墅的池子,泳池+按摩區(qū)是一體的,總共有62平米,1.2m水深,逆流式,一體化設備運用到逆流式中的流程原理是怎樣的?有很多疑惑,十萬火急,請各位同行前輩、朋友指教。萬分謝謝~~
豎流式沉淀池,挺好用。但是我對于反射板怎么安裝固定有點迷惑,設計手冊上我實在是沒有找出答案。我們做的工程是在下面焊了三個三角鐵,反射板再焊到三角鐵上。比較丑。不知各位牛人是怎么做的?
請問關于沉淀池混凝,我廠是平流沉淀池,加藥是聚合氯化鋁.原水濁度一般都在10度左右,請問加藥點是在一泵管道上還是在沉淀池進水口.在哪處絮凝效果和沉淀效果可能好一些!!我廠是平流沉淀池,有折板反應區(qū),加藥也只加PAC,PAC加到反應區(qū)進口,出廠水一般在0.5度左右.問題是在沉淀池出水處礬花明顯,沉淀池進口濁度和出口相差不大,總覺得混凝反應時間太短,而且雙閥濾池負擔重,反沖洗水很臟.我廠沉淀池是后來建設的,以前雙閥濾池負擔沒這么重.以下是我摘寫連續(xù)檢測沉淀池進出口的濁度:2009.02.10 進:7.28 出:7.012009.02.12 進:6.96 出:6.562009.02.18 進9.26 出:8.162009.03.09 進:10.28 出:8.262009.03.11 進;11.25 出:9.262009.04.11 進:9.68 出:8.212009.04.13 進:8.86 出:7.65按說是不是沉淀池出水濁度是不是要在8度以下的啊!謝謝我前一陣子嘗試了在一泵吸水井加PAC,
最近碰到一個污水改造工程,流程如下:進水-滾筒過濾機-調(diào)節(jié)池-UASB-缺氧池-好氧池-中沉池(污泥回流)-好氧池-斜管沉淀池(污泥回流)-達標排放記得斜板(管)沉淀池不宜作為二沉池使用,原因是活性污泥黏度大,易因污泥的黏附而影響沉淀效果,甚至發(fā)生堵塞斜板的現(xiàn)象。我問了這個改造工程的設計負責人,他說斜管沉淀池可以放在好氧池后面當二沉池用,不知道大家都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