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huzhi0 于 2013-8-1 13:22 編輯 資源分享:本書共分十二章,內容包括緒論、近地邊界層風特性及其風洞模擬技術、橋梁風振理論的精細化、橋梁構件的氣動參數(shù)識別、斜拉橋拉索風雨激振及其控制、橋梁顫振機理及氣動控制措施、橋梁風振的概率性評價與可靠性分析、CFD技術及其在橋梁氣動彈性數(shù)值模擬中的運用,斜風作用下橋梁抖振響應分析與實測案例研究、橋梁等效風荷載理論、大跨度橋梁的靜風穩(wěn)定性,總結與展望。 本書可供橋梁科研、設計及施工人員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高年級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學參考。
【作 者】項海帆[等]著 【叢書名】當代科技重要著作 【形態(tài)項】 450頁 ; 26cm 【讀秀號】000005966493 【出版項】 人民交通出版社 , 2005 【ISBN號】 7-114-05821-7 / U442.5 【原書定價】 CNY70.00 網(wǎng)上購買 【主題詞】橋梁工程(學科: 抗風結構 學科: 結構設計)橋梁工程 抗風結構 結構設計 【參考文獻格式】項海帆[等]著. 現(xiàn)代橋梁抗風理論與實踐.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現(xiàn)代橋梁抗風理論與實踐.part1.rar
摘要:為了確保已建的橋梁具有良好運營狀態(tài)和正常使用功能,應利用橋梁檢測與監(jiān)測技術及時發(fā)現(xiàn)和控制早期病害。本文扼要說明了一般橋梁檢測的方法與內容,并著重介紹了近年來檢測與監(jiān)測技術的開發(fā)與應用。 關鍵詞:橋梁 結構 檢測 監(jiān)測 技術 引言 對已建橋梁進行檢測的技術主要包括兩個內容,即橋梁檢查和荷載試驗評定。
介紹了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九五”重大項目(59895410)研究中探索的橋梁抗風理論以及近10年來在完成電國大跨度橋梁抗風研究項目中所積累的實踐經(jīng)驗,主要包括橋梁風環(huán)境及其模擬、橋梁抗風研究方法、風振機理及控制方法、大跨度橋梁抗風設計與評價等,反映了中國現(xiàn)代橋梁抗風理論與實踐的最新研究進展
如題,希望對大家有用
耐久性具體化設計原則即從對耐久性的設計只從理念上進行而轉入到具體的施工設計中,通過設計參數(shù)來分析具體材料的耐久性,將耐久性作為工程設計的必要因素進行分析。設計和施工的統(tǒng)一性原則即在設計和施工過程中,要保證設計和施工的統(tǒng)一,特別是在混凝土的比例和強度上需要科學合理使用。此外,施工過程中需加強施工管理,通過管理來加強施工質量?;炷量茖W化原則橋梁施工的主材料為混凝土。為此,首先要保證采用高耐久性的混凝土,增強密實性,從而提高橋梁的自身抗破損能力;其次,在排水和防水設計方面注重對環(huán)境作用的考慮;最后,應在結構設計中加大混凝土保護層的厚度,加強構造鋼筋,控制裂縫發(fā)展。注重耐久性設計橋梁的設計、施工建設和使用中,必然會受到來自環(huán)境、化學物的侵害,同時,橋梁的主要作用是要承擔車輛、行人的重量,地震、疲勞和超載等也必將成為影響橋梁耐久性的必然因素,加之橋梁自身結構和材料的損傷、劣化都無形中造成了對耐久性的影響,雖然目前以拉索的形式來解決此類問題,但依舊不是最完美餓解決辦法。從一定程度上說,影
現(xiàn)代橋梁預應力結構
現(xiàn)代橋梁技術叢書《橋梁深水基礎》劉自明主編共3個文件
用專業(yè)軟件工具,為現(xiàn)代橋梁設計服務
近年來,隨著大規(guī)?;A設施建設的發(fā)展,我國建設了一系列大型橋梁,如蘇通長江公路大橋、舟山西堠門大橋、江蘇潤揚長江大橋、南京大勝關大橋、武漢天興洲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青島海灣大橋等。這些大型橋梁的建設對防腐涂裝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橋梁防腐涂裝技術的發(fā)展提供了實踐基礎。 為了規(guī)范橋梁防腐涂裝,相關部門和單位制訂了一系列標準和規(guī)范,如2004年修訂了鐵道行業(yè)標準TB/T1527–2004《鐵路鋼橋保護涂裝》──該標準首次將氟碳涂料引入橋梁領域;2008年制訂了交通行業(yè)標準JT/T722–2008《公路橋梁鋼結構防腐涂裝技術條件》──該標準借鑒了ISO12944防腐涂層設計理念,歸納總結了現(xiàn)代化橋梁防腐涂裝的最新成果,涂層材料的設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而橋梁混凝土結構和懸索橋主纜防腐系統(tǒng)交通行業(yè)標準,即JT/T694–2007《懸索橋主纜系統(tǒng)防腐涂裝技術條件》和JT/T695–2007《混凝土橋梁結構表面涂層防腐涂裝技術條件》于2007年首次制訂,它們有力地推動了橋梁防腐技術的發(fā)展。 2橋梁鋼結構防腐涂層體系設計 2.1基本設計
大概有幾百張??!
現(xiàn)代橋梁預應力結構 [朱爾玉等 2012年版]
現(xiàn)代特大型橋梁施工測量技術(馮兆祥.2010).pdf
《現(xiàn)代公路、橋梁、隧道常見質量事故與防范、處理及成功實例分析》,不錯的一本書!
好東西大家用路橋給排水類\現(xiàn)代公路橋梁隧道施工關健技術與成功實例分析及強制性條文.part1.rar
范文理教授:現(xiàn)代橋梁設計的新理念
本人工科,非橋梁專業(yè),因工作需要,勉力學習做下小農橋的結構計算,近日從論壇上偶得 (邵旭東,李立峰著)一書,遂依葫蘆畫瓢,以第二篇第一章為參考,計算了5m梁式板橋的內力,設計參數(shù)如下: 板厚:300mm 鋼筋凈保護層厚度:40mm 支座搭接長度:0.33m 板端留縫:2cm 計算跨度:4.63m 凈跨度:4.3m 設計荷載:公路—Ⅱ級 無欄桿,恒載考慮板自重,安全帶重,分項系數(shù)取1.2,汽車荷載均布值為7.875kN/m,集中值為135kN,分項系數(shù)取1.4 采用書中P125式(2-6-1a),彎矩計算結果為108.33kN·m 需配筋截面面積為1966.70mm^2,選筋結果為8Φ18(Φ18@130) 我的問題在于,這一結果是否可靠?鋼筋直徑是否需要適當加大?因為見過某些設計好的圖紙,同樣跨度的鋼筋直徑都不會小于20mm。 想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請各位高人不吝賜教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