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雷設計的有關問題
有個關于防雷案例與大家討論:條件:建筑物為一煙筒,高240M.頂部直徑為20米,請問安裝多高的避雷針才能將平面保護.
最近組一個樓審圖的提出防雷規(guī)范要求建筑高度高于45m的要把接閃帶設置在建筑物的外墻外表面,請教前輩們都怎么做。我的那個樓是70多米,按二級防雷做的。
我做的一個工程是二類高層公寓,按三類防雷設計(經(jīng)過計算)。審圖中心說二類高層要按二類防雷設計,還違反強規(guī)。有這種說法嗎?
有一棟普通辦公樓,建筑高度為15m,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經(jīng)計算雷擊次數(shù)為0.045次/a,該建筑物要做三類防雷設計嗎?
? 第一級防雷的目的: 防止直接的傳導雷進入 LPZ 1區(qū),將上萬至數(shù)十萬付的浪涌電壓限制到2500-3000伏 ? 第二級防雷的目的: 進一步將通過第一級防雷器的殘余浪涌電壓或限制到1500-2000伏,對LPZ1 - LPZ 2 實施等電位連接。 ? 第三級防雷的目的: 最終保護設備的手段,將殘余浪涌電壓的值降低到1000伏以內(nèi),使浪涌的能量不致?lián)p壞設備。 是否必須要進行三級防雷 : 不一定,應該根據(jù)被保護設備的耐壓等級而定,假如兩級防雷就可以做到限制電壓低于設備的耐壓水平,就只需要做兩級保護,假如設備的耐壓水平較低,可能需要四級甚至更多級的保護。三級防雷是因為能量需要逐級泄放。傳輸線路會感應LEMP(雷擊電磁脈沖輻射),對于擁有信息系統(tǒng)的建筑物,三級防雷是成本較低,保護較為充分的選擇。由于雷擊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需要通過分級泄放的方法,將雷擊能量逐步泄放到大地。第一級防雷器可以對于直接雷擊電流進行泄放,或者當電源傳輸線路遭受直接雷擊時傳導的巨大能量進行泄放對于有可能發(fā)生直接雷擊可能的地方,必須要進行CLASS-I 的防雷。
本帖最后由 dina215 于 2014-8-26 09:49 編輯 中望水暖電工程設計整體解決方案(包含中望暖通、中望給排水、中望電氣,以下簡稱“中望水暖電”)具有超強的兼容性、智能的設計功能和精準的分析能力,從而幫助設計工程師提高項目設計的精確性與工作效率。其中,中望電氣具備了國際上同類CAD軟件的專業(yè)性能,實現(xiàn)民用和工業(yè)電氣CAD設計與
因為防雷規(guī)范2.0.3條二類防雷中沒有包含一般工業(yè)建筑物,那是否說明可以按三類設計,不管它的年預計雷擊次數(shù)是否大于0.3。
綜合布線系統(tǒng)防雷設計淺談 【摘 要】 綜合布線系統(tǒng)防雷設計中如何防感應雷。分析感應雷產(chǎn)生的原因;應采取的方法,即:均衡系統(tǒng)電位,逐級分別泄流,加強屏蔽。 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辦公大樓、寫字樓、醫(yī)院、銀行、賓館等建筑離不開綜合布線系統(tǒng)。配置綜合布線系統(tǒng),猶如為建筑物建立了一個高速,大容量的信息傳送平臺,為建筑智能化提供了快速的信息通道。 我國每年因雷擊破壞建筑物內(nèi)計算機網(wǎng)絡系統(tǒng)的事件時有發(fā)生,所造成的損失是非常巨大的。因此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防雷設計就顯得尤其重要。 我們知道雷電入侵電器設備的形式有兩種:直擊雷和感應雷。雷電直接擊中線路并經(jīng)過電器設備入地的雷擊過電流稱為直擊雷;由雷閃電流產(chǎn)生的強大電磁場變化與導體感應出的過電壓,過電流形成的雷擊稱為感應雷。 目前,在智能大樓防雷系統(tǒng)設計上,是執(zhí)行的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GB50057- 94,設計由避雷網(wǎng)(帶),避雷針或混合組成的接
防雷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王時煦先生早在1960年作人民大會堂電氣工程總結及寫作《建筑物防雷設計》一書時就提出了建筑物防雷設計的六項重要因素,這對我國建筑防雷規(guī)范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接閃功能 指實現(xiàn)接閃功能所應具備的條件,包括接閃器的形式(避雷針、避雷帶和避雷網(wǎng))、耐流耐壓能力、連續(xù)接閃效果、造價以及接閃器與建筑物的美學統(tǒng)一性等。二、分流影響 指引下線對分流效果的影響。引下線的粗細和數(shù)量直接影響分流效果,引下線多,每根引下線通過的雷電流就小,其感應范圍就小。引下線相互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規(guī)范中的規(guī)定。當建筑物很高,引下線很長時,應在建筑物的中間部位增加均壓環(huán),以減小引下線的電感電壓降。這不僅可以分流,而且還可以降低反擊電壓。三、均衡電位 使建筑物內(nèi)的各個部位都形成一個相等的電位,即等電位。若建筑物內(nèi)的結構鋼筋與各種金屬設置及金屬管線都能連接成統(tǒng)一的導電體,建筑物內(nèi)當然就不會產(chǎn)生不同的電位,這樣就可保證建筑物內(nèi)不會產(chǎn)生反擊和危及人身安全的接觸電壓或跨步電壓,對防止雷電電磁脈沖干擾微電子設備也有很大的
玻璃房,屋頂也是玻璃的,怎么做防雷設計呀,規(guī)范上只有針對高層建筑玻璃幕墻,可是房頂也是平面的玻璃,房子里面布置的是設備。
簡介:本文針對地鐵項目防雷設計現(xiàn)狀,結合《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tǒng)防雷技術規(guī)范》(GB50343-2004),對地鐵項目防雷模型進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探討,并對適合地鐵項目的綜合防雷設計方法進行了研究。 關鍵字:地鐵,防雷,設計 一.問題的提出 目前各大城市軌道交通項目不斷上馬,軌道交通及大型民用建筑中電子信息系統(tǒng)設備越來越多,2000年國家對《建筑防雷設計規(guī)范》(GB50057-94)進行補充,2004年又頒布了《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tǒng)防雷技術規(guī)范》(GB50343-2004),使得防雷設計更易于操作。對于軌道交通項目的地面站和高架站完全可以按上述規(guī)范進行設計。但由于地鐵建筑主體位?
1 前 言 通信局站低壓配電系統(tǒng)用電源避雷器(也稱SPD)是保護通信電源設備及其他通信設備的重要防雷設備,在各種通信局站的多種電源設備內(nèi)得到了廣泛使用,對保障通信設備及網(wǎng)絡不受雷擊而影響正常工作運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安裝了這么多電源避雷器后還是有電源設備或用電設備遭雷擊損壞,使人們困惑不已。 2 通信局站設備布局 一般通信局站都包含交換、傳輸、數(shù)據(jù)、移動等設備,這些設備能正常運行的一個很重要的基礎就是通信電源設備能正常供電,而這些通信電源設備又包括交流設備和直流設備。圖一、圖二、圖三分別是我國大、中、小通信(固網(wǎng))局站內(nèi)設備布局的一般模式。
直流屏內(nèi)直流電源采用防雷設計的意義:直流屏內(nèi)直流電源防雷設計是保證電源系統(tǒng)可靠運行的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對于設備而言,雷電過電壓來源主要包括感應過電壓、雷電侵入波和反擊過電壓。在一般情況下,電源防護必須采取系統(tǒng)防護、概率防護和多級防護的防雷原則。直流屏內(nèi)直流電源采用防雷設計的注意事項:1、直流電源的防雷電路使用瞬態(tài)抑制二極管(TVS)時,一般還需要與壓敏電阻等通流容量大的器件配合使用;2、壓敏電阻MOV 屬于高能量保護器件,壓敏電阻長期經(jīng)過大電流,會造成失效,可以選用浪拓電子無續(xù)流的陶瓷氣體放電管BC301N-D;3、TVS二極管是小能量器件,它需要搭配一個限流電路,PPTC (正溫度系數(shù)熱敏電阻)或101繞線電感,一般取值100uH;4、在選擇瞬態(tài)抑制二極管時,需要考慮一些重要參數(shù),包括:反向斷態(tài)電壓(VR)、峰值脈沖電流(IPP)以及最大鉗位電壓(VC max)。直流屏直流電源防雷設計方案相關保護元件:1、氣體放電管;2、TVS-瞬態(tài)抑制二極管陣列
論文簡介:滇池大酒店防雷設計方案,很好的防雷接地學習資料 投稿網(wǎng)友:david200901050 上傳時間: 2013-07-25
最近做到一個學校的項目,有一個風雨操場,主席臺上部是膜結構頂棚,那這個防雷如何設計?如果按三類防雷建筑考慮,引下線的最遠距離不大于25米就不能滿足,因為膜結構頂棚只有一邊有支撐到下面的柱子上。所以不知道怎么處理,有大師知道么??
目前,我市的民用住宅建筑一般以一梯二戶、二梯四戶及三梯六戶類型為主,其結構一般為人工挖孔樁基礎、框架結構,層數(shù)為八、九層,樓總高一般在35米以內(nèi)。由于各設計單位對防雷規(guī)范的把握深度及理解程度不盡相同,因而設計圖紙也五花八門。這給施工單位的施工及當?shù)胤览讬z測部門的監(jiān)督管理造成了很大困難,有的甚至造成了甲方重復建設及資源的浪費。因此,設計出一個既符合國家規(guī)范,又便于施工、管理的規(guī)范化住宅的防雷模式,筆者認為很有必要。根據(jù)本人的設計經(jīng)驗及在施工監(jiān)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結合當?shù)胤览讬z測部門的要求,談談一般民用建筑住宅的防雷設計。 一、住宅建筑防雷等級的確定我們在著手建筑物防雷設計的第一步,首先是要確定建筑物的防雷等級?!督ㄖ锓览自O計規(guī)范》(GB50057-97)中,對建筑物防雷類別的劃分,除了由建筑物的功能定性外,第二、三類防雷建筑,還取決于建筑物的預計年雷擊次數(shù)N. N=K.Ng.Ae其中Ng=0024Td13式中:N—建筑物年預計雷擊次數(shù)(次/a)
目前,我國的民用住宅建筑一般以一梯二戶、二梯四戶及三梯六戶類型為主,其結構一般為人工挖孔樁基礎、框架結構,層數(shù)為八、九層,樓總高一般在35m以內(nèi)。由于各設計單位對防雷規(guī)范的把握深度及理解程度不盡相同,因而設計圖紙也五花八門。這給施工單位的施工及當?shù)胤览讬z測部門的監(jiān)督管理造成了很大困難,有的甚至造成了甲方重復建設及資源的浪費。因此,設計出一個既符合國家規(guī)范,又便于施工、管理的規(guī)范化住宅的防雷模式,筆者認為很有必要談談一般民用建筑住宅的防雷設計。 1 住宅建筑防雷等級的確定 設計理由在著手建筑物防雷設計的第一步,首先是要確定建筑物的防雷等級?!督ㄖ锓览自O計規(guī)范》(GB50057-97)中,對建筑物防雷類別的劃分,除了由建筑物的功能定性外,第二、三類防雷建筑,還取決于建筑物的預計年雷擊次數(shù)N. N=K?Ng?Ae
知識點:太陽能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
隨著建筑技術的發(fā)展,新材料、新結構的建筑物越來越多。有一種建筑物現(xiàn)在應用的很多。柱子、梁等全為型鋼結構,墻壁、屋面(樓面)全為夾芯金屬彩板。屋面(樓面)為金屬彩板時,屋面四周不設女兒墻,屋面(樓面)常常做成斜坡的,但坡度不大。這樣的建筑物,屋面(樓面)無法安裝固定避雷帶,更無法安裝避雷針,直接利用屋面(樓面)的金屬彩板做防雷接閃器也不行,因為金屬彩板的厚度不到 0.5毫米,不符合防雷要求。請教各位同行:這樣的建筑物如何進行防雷設計????哪位朋友做過,請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