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防雷電知識二十問答(轉帖) 一、雷電是怎樣形成的? 答:雷電是一種大氣中放電現(xiàn)象,產(chǎn)生于積雨中,積雨云在形成過程中,某些云團帶正電荷,某些云團帶負電荷。它們對大地的靜電感應,使地面或建(構)筑物表面產(chǎn)生異性電荷,當電荷積聚到一定程度時,不同電荷云團之間,或云與大地之間的電場強度可以擊穿空氣(一般為25-30KV/cm),開始游離放電,我們稱之為"先導放電"。云對地的先導放電是云向地面跳躍式逐漸發(fā)展的,當?shù)竭_地面時(地面上的建筑物,架空輸電線等),便會產(chǎn)生由地面向云團的逆導主放電。在主放電階段里,由于異性電荷的劇烈中和,會出現(xiàn)很大的雷電流(一般為幾十千安至幾百千安),并隨之發(fā)生強烈的閃電和巨響,這就形成雷電。 二、什么叫跨步電壓? 答:跨步電壓是雷電擊中地面物,雷電流泄入大地并在土壤中散流開,由于土壤電阻率有一定分布,雷電流在地面上各點間就出現(xiàn)電位降,靠近雷擊點,電流密度越大,電位降也就越大。如果人站在或行走在落雷點附近,在兩腳間的電位降可使雷電流通過兩腳和軀干的下部,人就會被擊傷。這兩腳間的電位降叫"跨步電壓"。 <
廠里有兩個配電室,一個是主要裝置區(qū)的大配電室,管全廠百分之八十的用電,還有一個小配電室,主要是給鍋爐房的設備供電的,是一臺800的變壓器,每次要是遇到打雷閃電的極端天氣,這個鍋爐房的小配電室就會出現(xiàn)變頻器呀,軟啟動器呀這些設備故障停機,甚至是變壓器出線斷路器,但是那個大配電室的所有設備都很正常,兩個配電室都是出自一個10KV母線。對于這種情況,你們有什么好的建議或者意見,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從那些方面下手能解決這個問題,謝謝了
防側擊雷的措施,應符合下列要求: 高度超過30米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建筑物,應采取下列防側擊雷和等電位聯(lián)結的保護措施: (1)鋼構架和鋼筋混凝土的鋼筋應互相連接; (2)應利用鋼柱或鋼筋混凝土柱內鋼筋作為防雷裝置引下線; (3)應將30米及
關于現(xiàn)代防雷電技術遵循耐用可靠的原則首先是科學的原則,其次是經(jīng)濟的原則和耐用可靠的原則。防雷工作保護的對象有三:建筑和構筑物、設備和人,三者需統(tǒng)籌兼顧,已制訂了各種行業(yè)標準或國家標準的防雷規(guī)范,都是圍繞這三個保護對象制訂出各種條例,其首要原則就是遵循科學規(guī)律。近年這些防雷規(guī)范都在修訂中,如建筑物防雷規(guī)范已剛修訂完成,向全國發(fā)布。這是由于科學技術近年的迅猛發(fā)展出現(xiàn)了許多新問題,舊的規(guī)范在科學原則上不行了。修訂規(guī)范應謹慎從事,未經(jīng)過科學家們在科學原理上的論證和獲得公認,也未經(jīng)受防雷實踐的檢驗通過的試用技術與產(chǎn)品不應列入規(guī)范。但是這不等于拒絕試用一些尚未經(jīng)充分檢驗的防雷新產(chǎn)品,因為防雷工作有一些特殊性,有些規(guī)律是帶有統(tǒng)計性的,需要實踐來檢驗,不能靠實驗室驗證。這種試用就要服從科學的準則,要進行科學的考察、記錄,要有防備的措施。防雷安全應該盡可能按照選定的安全標準做到萬無一失,特別是一些非常重要的工程項目,國家標準的防雷規(guī)范考慮到這些方面,應該遵守,這是符合科學原則的。但是還要有靈活性,因為科技在發(fā)展,已制訂的規(guī)范不可能永遠正確無誤,另一方面,中國地域廣闊,雷電與地理、氣象
圖紙簡介: 適合作為新手教材,作圖習慣良好。防雷、電氣、建筑的立面剖面分析,思路清晰,簡明易 投稿網(wǎng)友: fengdehaizitumu 上傳時間: 2013-05-14
國家與國際防雷標準和技術 來自:科雷特防雷網(wǎng) 2004年6月15日17:42 關象石編一、引言 1998年 10月 14日是第 29屆世界標準日,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主席、IEC主席和 ITU秘書長發(fā)表了題為《標準在日常生活中》的祝詞。祝詞指出:標準是一種“基準”,它給人們提供一個事物判別的準則,質量測量的依據(jù)和兼容及互聯(lián)的保障。標準的目的在于幫助和服務于社會,幫助人們享受和利用環(huán)境而不破壞環(huán)境;幫助人們塑造生活而不是把生活搞的沒有頭緒;幫助人們安全的生活而不致遇到危險;幫助人們掌握先進科學的方法而不落后于社會;幫助人們學會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不被輕易損害。 世界三大標準化組織均在致力于國際標準化工作。IEC(國際電工委員會)在其所頒布的標準前言部分均宣稱:為促進國際上的統(tǒng)一,各IEC國家委員會應盡最大可能地將IEC標準作為他們的標準,對國家標準與IEC相應標準中的任何分歧,應在該國家標準中明確指出?!吨腥A人民共
在任何給定時刻,世界上都有1800場雷電在發(fā)生,每秒大約有100次雷擊。在美國,雷電每年會造成大約150人死亡和250人受傷。全世界每年有4000多人慘遭雷擊。在雷電發(fā)生頻率呈現(xiàn)平均水平的平坦地形上,每座300英尺高的建筑物平均每年會被擊中一次。每座1200英尺的建筑物,比如廣播或者電視塔,每年會被擊中20次,每次雷擊通常會產(chǎn)生6億伏的高壓。 每個從云層到地面的閃電實際上包含了在60毫秒間隔內發(fā)生的3到5次獨立的雷擊,第一次雷擊的峰值電流大約為2萬安培,后續(xù)雷擊的峰值電流減半。最后一次雷擊之后,可能會有大約150安培的連續(xù)電流,持續(xù)時間達100毫秒。 經(jīng)測量,這些雷擊的上升時間大約為200納秒或者更快。通過2萬安培和200納秒,不難計算得到dI/dt的值是每秒10^11安培??梢娎纂娛遣豢勺柚沟钠湮:σ彩菬o窮大的,所以我們要不但提高防雷技術,提高防雷意識并曾加防雷措施。
普及地震知識,增強全民地震知識,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提高應對地震等突發(fā)事件的能力,VR采用了一些高科技的展示方式,以增加地震模擬的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互動性,令人耳目一新。由于它集成了影視技術、光電技術等現(xiàn)代化展示手段,從而使地震模擬在展示內容和形式上作到了起點高、科技含量大、富有時代特色。 VR校園安全通過交通安全知識互動體驗與趣味游戲,通過醉酒狀態(tài)體驗、交通安全VR體驗、交通標志猜猜看、交通手勢你我學、慢速賽道體驗、汽車盲區(qū)你我知等寓教于樂的方式,向學生普及了不遵守交通指示燈、不按道行駛、酒后駕駛、超速行駛等違法違規(guī)行為的危害性,講解了步行、乘車、騎車等注意事項;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馬路如虎口,在馬路上發(fā)
1混凝土安全作業(yè)教育內容
建筑防雷與電氣安全技術
本文介紹了防側擊雷和防雷電感應的措施,具體要求如下。 防側擊雷的措施,應符合下列要求: 高度超過30米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建筑物,應采取下列防側擊雷和等電位聯(lián)結的保護措施: (1)鋼構架和鋼筋混凝土的鋼筋應互相連接; (2)應利用鋼柱或鋼筋混凝土柱內鋼筋作為防雷裝置引下線;
一、電閃雷鳴時,盡量不外出,同時要關好門窗,以防球形雷電入室。 二、雷電交加時,不要使用電視機、電話等,并要拔下天線插頭和電源插頭。 三、在江河湖泊等天然水域中游泳時,如遇雷電,鍍銅鋼接地棒要馬上上岸,更不要停留在沒有避雷裝置的船上。 四、在野外遭遇雷電來不及躲避時切勿奔跑,要雙腳并攏蹲下,雙手放在膝上,手臂不要接觸地面,若能披上雨衣效果更佳,千萬不可躺在地上,以免增加危險。同時,要避免多人擠在一起。 五、遇雷雨天氣外出時,提前放電避雷針最好不騎自行車,也不要將鐵器、金屬柄雨傘等導電用具舉得太高
文件格式:PDF文件大小:3.52 M
簡單的入場安全教育記錄表,用過很多工地,還算是不錯。
職工三級安全教育登記卡.rar
三級安全教育記錄卡.......小發(fā)一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