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度抗震設防烈度 組裝的時候 1層是0.6米的防潮層 預制板 上面還有6層標準層 然后還有還有1層是現澆屋面 拿砌體結構計算的時候超過規(guī)范限值 這個情況應該怎么解決 求高手解答 謝謝了
磚混結構構造柱間距大于層高怎么辦沒做過磚混結構,現在要蓋一個三層磚混民房,有一個房間長是4.2米,那構造柱間距不是大于層高3.9米了嗎,這個該怎么辦?
五層磚混住宅樓,層高2.9米,頂層起坡屋頂,算至坡屋面一半高度時層高已經為4.0米,超過抗震規(guī)范規(guī)定的3.6米,問怎么處理?,謝謝
鍋爐房為蒸汽的鍋爐房,工程地點為7度區(qū)的第一組,中間為大空間,需要設置柱,請問可以用磚混結構形式么?請網友們幫忙,謝謝了先。
請問磚混結構超過3.6m層高應該如處理呢?我現在的層高有4350mm 該怎么做呢[ 本帖最后由 yegzyy 于 2012-10-27 17:03 編輯 ]
2008抗規(guī)中7.1.3條中:采用約束砌體等加強措施的普通磚墻體的層高不應超過3.9m。 大家討論下:1.約束砌體的定義應該是什么 ? 2.除了約束砌體外,還有什么其他的加強措施可以使層高達3.9m 我在網上搜了搜相關內容,但還是不太明確,其中有一種解釋看似很合理,但好像也存在疑問: 按照砌體中的配筯率大小可將其分為無筯砌體、約束砌體和配筯砌體三類。它們的界限定義為:僅有少量的拉結鋼筯,含筯量在0.07%以下時,可稱為無筯砌體;約束砌體是適用于地震設防地區(qū)砌體結構,如在墻段邊緣設置邊緣構件(鋼筯混凝土構造柱),同時,墻段上下設置有圈梁,此類砌體的特點是在砌體周邊均有鋼筯混凝土約束構件,砌體的配筯量為0.07%~0.17%;配筋砌體適用于10層以上的中高層建筑,如配筋混凝土空心小砌塊,其實質是一種砌筑成型的剪力墻結構,其配筯率也接近于現澆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即在0.2%左右 如果加了構造柱和圈梁及為約束砌體。那其他的加強措施就只能是加壁柱了吧?還有沒有其他措施呢?
各位高手,幫我初步設計下二層、三層平面布局,住戶要求每層2個衛(wèi)生間。cad圖呈上,本人水平有限,上傳給大家看看,提提寶貴意見。結構配筋不知道怎么弄,本想按經驗來給它配筋,(以前人家造過的房子,差不多戶型開間進深,一樣配筋)[ 本帖最后由 zjbdpq 于 2012-5-21 14:25 編輯 ]
磚混結構pkpm建模首層層高怎么取值?以條形基礎埋深1.8米為例,基礎頂標高-1.2米,首層層高3米,室內外高差0.150米,在-0.210米標高設置240*240地圈梁。
規(guī)范上規(guī)定磚混結構層高不超過3.6米。但是首層控制層高到底是按控制建筑層高不超過3.6米,還是按砌體規(guī)范5.1.3規(guī)定取首層高度+室內外高差+0.5米合起來不超過3.6米?如果按結構規(guī)范規(guī)定,估計沒有幾個磚混結構能滿足首層高度不超過3.6米吧?請大神賜教!
砌體規(guī)范中有規(guī)定:普通燒結磚、燒結多孔轉、小砌塊承重的轉混結構層高不應大于3.6m.那么,一層的層高應該從0.000算起,還是從DL頂標高算起呢? 新手上路,請各位前輩多多指教??!
一水務局辦公樓,2層,首層做灑水車車庫,所以層高定死了要4.2m。又因為已經按磚混報價了,所以結構形式也定死了,要按磚混來做,不能用內框,框架的。該建筑寬度9.9m,橫墻間距3.6m。抗震規(guī)范7.1.3條規(guī)定磚混結構層高不應大于3.6m,請問有沒有什么處理方式呢?在窗戶頂部加一圈圈梁?好像沒什么用處啊。砌體材料用泥磚-素混凝土磚,有用么?或者采用配筋砌體,有用么?但好像這些措施和層高沒多大影響吧。。。
一水務局辦公樓,2層,首層做灑水車車庫,所以層高定死了要4.2m。又因為已經按磚混報價了,所以結構形式也定死了,要按磚混來做,不能用內框,框架的。該建筑寬度9.9m,橫墻間距3.6m。抗震規(guī)范7.1.3條規(guī)定磚混結構層高不應大于3.6m,請問有沒有什么處理方式呢?在窗戶頂部加一圈圈梁?貌似沒什么用處啊。。請各位大大們解解憂,謝謝了!
首先貼出在另一個帖子里看見的:14、規(guī)范7.1.3條規(guī)定普通磚、多孔磚和小砌塊砌體承重房屋的層高,不應超過3.6m,而某些工業(yè)建筑及附屬房屋,如變配電室,雖然總層數未達到規(guī)范限值的要求,但因工藝要求需要層高大于3.6m時應如何處理?答:《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中砌體承重房屋的層高規(guī)定,主要針對一般民用建筑。對于層數遠小于表7.1.2的工業(yè)建筑及附屬房屋,因工藝要求需要層高大于3.6m時,可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如增加墻厚度、增設壁柱、圈梁、提高材料強度等級等措施實現,同時應滿足有關規(guī)范和規(guī)程的要求。現在我要做的附屬磚混小房子 單層 層高要4.8米 可以做嗎 當然我會多加圈梁和構造柱的其實以前5米多都做過的 不過現在結構的都說最好要執(zhí)行7.1.3 否則我們單層的砌體也無據可依 大家看呢 有經驗的來說下
做設計的時候,有些不大的住宅或者辦公樓,建設單位要求用磚混,可有些設計師堅持用框架,請問各位:在設計的時候什么情況下該用磚混,什么情況下該用框架呢?
公司現在有一些活 多數是磚混或者框架結構加層項目 增加部分甲方都想采用輕鋼結構 這種結構形式好像抗震相能很差 有沒有這方面的書籍或者規(guī)范 給推薦一下。 謝謝![ 本帖最后由 memodate 于 2010-5-5 21:31 編輯 ]
1. 同事去工地驗收,發(fā)現許多承重墻上留有一道道的通縫(墻厚打通),問:咋回事?2. 回答:提前把線槽留好。3. 同事頭疼得很:這也不能留個通縫呀,而且磚塊也不留個咬槎,直溜溜的挺整齊。4. 請問:如何處理?[ 本帖最后由 yyc5795y 于 2011-5-22 22:53 編輯 ]
向大家請教!我第一次用PKPM計算,有一些問題:磚混底框計算時,是先算砌體,導荷,再輸荷載算框架;還是一起算;哪種結構算法更準確?用TAT還是SATWE?謝謝
老板給的第一個項目七層磚混結構進行抗震演算天呀,大片大片的紅色怎么辦呀???一般調整的方法有那些,還請前輩指點指點?。?!
磚混結構能否用SATWE計算?計算梁的結果會不會偏???我計算過,磚混住宅計算結果感覺梁比PK里計算結果大一點;而磚混教室有個大梁,計算結果卻偏小,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類似體會?
我是江蘇的,我認為磚混結構中同一根梁承載著不同厚度的兩塊現澆板時,這根梁應套用單梁,所承載的現澆板下無梁時應套用平板,有梁時應安肋梁和有梁板分別套用。其余由圈梁支撐的板套用平板。以上觀點是否合適,誠盼專家指點迷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