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墻肢的框架柱,墻上有暗柱配筋,框架柱有框架柱的配筋,如何考慮配筋的方式?[ 本帖最后由 zhangyan_z.y 于 2010-5-1 01:34 編輯 ]
框架柱的配筋某辦公樓,為五層混凝土框架,其柱配筋變化很大,不知原因,試舉兩例。1、柱KZ42層數(shù) B×h 角筋 B邊一側中部筋 h邊一側中部筋-1 500×500 425 425 4251 500×500 425 425 4252 500×500 420 425 4253 500×500 420 425 4254 500×500 425 425 4255 400×500 420 425 4252、柱KZ48層數(shù) B×h 角筋 B邊一側中部筋 h邊一側中部筋-1 500×500 425 220 2201 500×500 425 425 2202 400×500 425 420 2203 400×500 425 420 2204 400×500 428 328+225 3205 400×500 425 225 220說明:1、這兩
在寫字樓框架結構設計中,按照設計步驟,計算出來的柱子的配筋是按照構造配筋,感覺這是不可能的,我正在做畢業(yè)設計,急需向大家尋求原因.謝謝大家!!!
框架結構梁耗能,強等常與柱不同。節(jié)點核心區(qū)隨柱,分澆需待其初凝。參見13G101-11《G101系列圖集施工常見問題答疑圖解》2-12014.4.12
本帖最后由 lybtian 于 2017-8-27 01:58 編輯 5層樓民宅,首層3.6米,2-5樓3.3米8.2米×15.3米,共12個承臺,柱間距3-5米,現(xiàn)在有5個承臺發(fā)筋為:鋼筋直徑16×6,柱界面400×240,其余其他發(fā)筋為:400×400,18×8如圖。本來設計是磚混結構,后因為做了:樁基直徑90cm 深3.5米承臺130×130×40cm,沒有做條形基礎,故考慮改框架結構,但是有5個承臺截面與配筋不足,如何解決?1. 配筋不足通過植筋來滿足?植入承臺30cm還是植入樁基10cm,也就是植入50cm?2. 框架柱鋼筋直徑16太小,直接用直徑22來綁扎?如何綁扎?3. 樁基與柱子鋼筋偏離200-250mm4. 樁基的鋼筋伸出承臺部分如何處理?
混凝圖結構剪力墻邊緣構件和框架柱構造 鋼筋選用,個人覺得挺實用的,試試能不能發(fā)上來。
本帖最后由 wcys521 于 2015-6-10 11:52 編輯 規(guī)范中規(guī)定框架柱底層柱腳彎矩設計值應乘以增大系數(shù)1.25。請問用pkpm計算、配筋時,程序是否考慮了這個系數(shù)?還是我們要根據(jù)pkpm的結構人為加大底柱的配筋?求各位大俠指點,謝謝。
5層框架,柱截面400X400不變,本地區(qū)風荷載0.3,6毒抗震設防。不知道用TAT算出的3層柱配筋最大,我做了2幢這樣的框架結構了,但搞不懂什么原因? 是風荷載影響?地震控制?還是BUG?
最近正在做一個框剪結構的平板式筏板基礎,看遍了04G101-3圖集也沒看到柱墩的準確構造要求,例如縱筋的間距要求,箍筋的間距要求之類的,有哪位朋友知道請一定告訴~萬分感謝在PKPM里哪里可以找到柱墩的配筋呢???
框架柱與剪力墻相交的部分按框架柱配筋還是按剪力墻的構造柱配筋?如下圖:
現(xiàn)在做的一個型鋼混凝土結構,在05SG523圖集中57頁說明:框架柱內(nèi)型鋼的接頭宜位于框架梁頂面以上1.0~1.3m處?,F(xiàn)在現(xiàn)場施工時由于有基坑支撐的影響,地下三層型鋼柱接頭位置需要下降,如果接頭位置在框架梁頂面以上500mm左右的位置可行嗎(只是地下三層)?或者采取什么加強措施。
小弟初出茅廬,最近一個工程,框架七層,八度區(qū),一級抗震,PKPM計算出了有一些柱子出現(xiàn)上層柱縱筋配筋比下層的大,請問這種情況正常嗎?是什么原因?qū)е逻@種情況發(fā)生,是模型的問題還是受力的問題,請問你們有遇到這種情況嗎?:):)
PKPM和YJK柱子剪跨比簡化算法中,柱凈高取值好像沒有減掉梁高,取的是層高,不知大家看法如何,再有h0如何取值,箍筋和縱筋直徑還沒定呀,請指教
在設計的過程中,常常遇到如下的問題:為了擴大下面樓層的空間,部分柱子需采用梁上柱,那么這時托柱梁的計算和構造是按框支梁么?
最近在廣聯(lián)達上輸入一套圖紙,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圖紙上要求有門窗洞口處兩邊要設構造柱,但有的洞口一側距離框架柱很近,就100~200mm吧,這時還有必要設置構造柱嗎?如果不用設置,那另一側應該要設置嗎?還是兩側都設置,距框架柱近的一側把構造柱和框架柱澆筑在一起?(內(nèi)墻厚200外墻厚240)請各位高手指點一下,謝謝了!
一個多層框架,因建筑造型需要框架柱截面要做這樣的變化(如下圖所示),我原本建議只收柱截面不作轉(zhuǎn)角,最后由建筑作外包包成有轉(zhuǎn)角的樣式,但甲方不同意.不過計算倒是符合規(guī)范要求,以前作過柱下圓上方跟下方上圓的,不知道象這次這樣的變化在計算上和構造上還需要注意些什么?
6度地區(qū)四級抗震等級剪力墻結構,構造邊緣構件的配筋是只需滿足規(guī)范要求的最小配筋率還是要按SATWE的構造邊緣計算配筋.最近做的一個24層,一個標準的GJZ計算給出的配筋達12Φ22之多,現(xiàn)在幾個設計人員產(chǎn)生較大的意見分歧,請有經(jīng)驗的各位高人指點下.
在PK說明書中剛度合適的的墻柱配筋是構造配筋,請問各位這構造配筋一般多大,截面為300X300,350X350,400X400,450X450,500X500,550X550,600X600,65X650,700X700,750X750,800X800,900X900,1000X1000,的截面構造配筋是?先謝各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