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計算一個簡單的二層框架時,樓頂層的荷載比樓板層荷載要大,然后用PKPM計算得到的上層柱的配筋值比下層柱的配筋值要大,,請問這合理么?然后請高手分析下
對于三級抗震框架柱,加密區(qū)箍筋是否允許采用直徑6的箍筋?我在做模擬題的時候遇到一題,解答中直接采用大于等于8的箍筋,但該三級框架柱截面為300x300,可以采用直徑為6的箍筋嗎,
在計算框架柱剪跨比時,高規(guī)和抗規(guī)規(guī)定采用彎矩和剪力的計算值Mc、Vc,就是未經墻柱弱梁調整的設計值,而砼規(guī)上規(guī)定采用設計值M、V,未明確此設計值是否經過墻柱弱梁的調整,應該怎么統(tǒng)一呢?
有關框架柱長度系數(shù)計算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中第7.3.11條第三款 3當水平荷載產生的彎矩設計值占總彎矩設計值的75%以上時,框架柱的計算長度l0可按下列兩個公式計算,并取其中的較小值:l0=[1+0.15(ψu+ψl)]H (7.3.11-1) l0=(2+0.2ψmin)H (7.3.11-2) 式中 ψu、ψl--柱的上端、下端節(jié)點處交匯的各柱線剛度之和與交匯的各梁線剛度之和的比值; ψmin--比值ψu、ψl中的較小值; H--柱的高度,按表7.3.11-2的注采用。
關于柱的一些總結和計算
根據(jù)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那里面的框架柱的計算長度來取值 和用軟件來繪圖的時候那里面取值差別很大,如 用PKPM 軟件自動取1 3D3S一般也取一,除了有支撐 隅撐的外 而書上附錄D中那計算長度系數(shù)取值很平常很不一樣,是怎么回事....
規(guī)范中只查到角柱需要雙偏壓計算,其他的柱子沒有特殊的要求,我做的北京的一個五層框架結構,審圖中心要求考慮雙偏壓,驗算結果比按單偏壓計算的結果大一些,可是按雙偏壓計算就大很多了,請教哪位大俠指點一下,什么時候柱子按雙偏壓計算和雙偏壓驗算,謝謝了!
框架柱體積配箍率計算程序
《高規(guī)》6.2.8條給出了框架柱斜截面受剪承載力的計算公式,請問該公式計算所得的箍筋面積用于箍筋加密區(qū)還是非加密區(qū)?有的參考書將其用于加密區(qū),非加密區(qū)箍筋直徑不變間距直接減半,意味著非加密區(qū)抗剪承載力打折。難道框架柱剪力分布是兩端大中間?。空垎柎蠹移綍r是怎么處理的?
單層或多層框架等截面柱,在框架平面內的計算長度應等于該層柱的高度乘于計算長度系數(shù)μ??蚣芊譃闊o支撐純框架和有支撐框架。 無支撐純框架,當采用一階彈性方法計算內力時,框架柱的計算長度系數(shù)μ,可查附錄D-2,表中K1,K2分別為交于柱上端,柱下端的橫梁線剛度之和和柱線剛度之后的比值, 當橫梁遠端為鉸接時,應將橫梁線剛度乘于0.5;當橫梁遠端為嵌固時,應乘于2/3。 當橫梁與柱鉸接時,取橫梁的線剛度為零。 對底層框架柱,當柱與基礎鉸接時,取K2=0,對柱與基礎剛接時,取K2=10。如下圖所示: 橫梁為桁架,高為500,上下弦為C80X40X14X2.0,腹桿為C50X40X10X1.5。 柱子為2C120X40X20X2.5。桁架梁兩端與柱鉸接,橫梁長為9.26米,柱子與基礎鉸接,每層柱高為2.5米。 請教各位,一層柱,二層柱,三層柱的計算長度系數(shù)μ各取多少。謝謝! 如能幫忙,請留下QQ,好和你學習
那個增大系數(shù)怎么算的,根號里邊的比值為啥是0.5?。???
混凝土框架柱及跨層柱的計算長度
框架柱跨度的計算方法
關于鋼框架柱計算長度系數(shù)的確定 ,希望能幫助大家
框架結構柱按單偏還是雙偏計算???以前做的工程我都是用雙偏計算的。。。最近看某些書上說,要用單偏計算+定義角柱和異行柱,然后用雙偏壓驗算,。。。但是我用某個工程比較了一下,配筋大小,發(fā)現(xiàn)用單偏+驗算 的柱配筋還是比雙偏計算的小。。。不知道最好應該采用那個配筋了。。。請各位有經驗的。。。指點一二。。。。
請問,常用結構計算軟件能夠計算嗎?還是一定要用有限元軟件?小弟比較著急,請高人指點。結構如圖
畢業(yè)設計做住宅,做建筑設計時因為要考慮后面的結構設計,不敢做復雜了 ,斗膽問下各位高手,我們以前做的課程設計是四四方方很規(guī)則的框架,如果不是這種,而是一品框架的柱子布置不一樣,或平面有錯層。算法是怎樣的?求高手指點??!感激不盡!
PKPM和YJK柱子剪跨比簡化算法中,柱凈高取值好像沒有減掉梁高,取的是層高,不知大家看法如何,再有h0如何取值,箍筋和縱筋直徑還沒定呀,請指教
在計算無側移框架柱計算長度時,用到梁柱線剛度比(求計算長度系數(shù)μ)。其中梁柱線剛度EI/L中L用的是梁柱端點間距離。我印象中線剛度計算中的L應該是計算長度。那么最終柱的線剛度是不是應該=EI/(μL)? 線剛度=EI/計算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