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2016版的出現,這個是真的嗎?我們還在用2008版。2016版是什么意思呢?望大神指教
求教各位大神,小弟要做一段市政路的雨污水規(guī)劃條件告知書,這段市政路也在以前做的一個分區(qū)規(guī)劃里面,現在要問的就是:我做條件告知書的里面的排水方向一定要按照以前的分區(qū)規(guī)劃里的排水方向設計么,我知道條件告知書里管徑和坡度可以做適當的調整,但是這個排水的方向不知道,因為分區(qū)規(guī)劃涉及的面廣,一根管線的變動都有可能導致后續(xù)的管線的變動,所以請教下各位大神了。
由于開始沒與規(guī)劃溝通,新圖紙和老圖紙道路的雨、污水管坡度都反了,目前已按老圖完工大部分。坡度千分之一。請問除了返工,還有別的解決方案嗎?
市政道路施工常用的規(guī)范
各位水友大家好!我剛畢業(yè),打算從事市政道路排水,請問各位市政道路排水需要一些什么規(guī)范、圖集、規(guī)程、標準、參考資料!望各位不吝賜教,多多方言,盡量詳細!謝謝!
市政道路經水侵害后,一部分的水通過路面排水系統(tǒng)排除掉后還有一部分水通過路面面層的空隙、裂縫等滲入到路面的結構中了。這會使使混凝土路面產生積泥,隨之出現錯臺、開裂和整個路肩破壞,與水經常接觸將使瀝青混合料松散剝落,影響瀝青混凝土耐久性;另外進入空隙的自由水在行車荷載的作用下,會形成高孔隙水壓力和高流速的水流,引起路面基層的細顆粒產生積泥,結果路面失去支撐等不利影響,所以市政道路排水規(guī)劃與設計一定要科學,提前采取措施把可能滲入到路基結構中的水排除非常重要。 在對市政道路的各層結構進行施工時,每一層都必須按照路面的縱橫坡度進行施工,每層都要有一個排水坡度,方便將結構層中滲入的水通過兩側的盲溝排出去。在面層和基層之間用乳化瀝青下封層,如果有水分滲入,這些水分可以在短時間內沿封層的表面向道路的兩邊排走。 在一些雨水比較多的區(qū)域或者地表水含量比較豐富的地區(qū),在市政道路的建設上設置排水層十分的重要。排水層的排水系統(tǒng)是在面層下面設置透水性比較好的排水基層,對排水層進行設置要有一定的縱橫坡度(其縱橫坡度分別同道路路面縱橫坡度),將滲入排水層的水分迅速地排出道路以外。碎石、礦渣
市政排水管道建設工程雖然施工工藝相對不太復雜,如何在滿足規(guī)范和其它技術要求的條件下,根據城市的具體情況,市政工程排水管道施工技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在確保既有工程安全的前提下,還要考慮地上交通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施工難度增加,施工質量和 工期往往無法保證。 1 工程實例 本工程為某高新區(qū)公路的排水工程,排水體系采用雨污分流制。有綠化帶的道路在檢查井處兩側各設過街雨水篦子2座,沒有綠化帶的道路在檢查井處兩側設過街雨水篦子1座。另每隔3座檢查井或有主要路口及單位處設一條雨水管將檢查井設置在紅線邊上,過街支管采用φ400-φ600鋼筋混凝土管,采用管頂平接。雨水管采用鋼筋混凝土平口管:d1000-d2800。污水管采用鋼筋混凝土平口管:d300-d800。壓力管為dg500。主要工程數量:雨水管總長14902m,其中主干管φ1000-φ2800長10599m,支管φ300-φ600長4303m,檢查井419座(含支管井)。污水管總長9255m,其中φ500預應力壓力管長820m,主干管φ300-φ800長8435m,支管φ300-φ400長1362m,檢查井28
第一部分工程概況 關公東路西起關公路與龍井路交叉口,東至阮家坪路。道路全長1306.3m,是南城區(qū)的一條重要交通性主干道。本公司施工段為K0+000-K0+750.一、編制依據1.《荊門市關公東路道路工程施工圖》。 2.《荊門市關公東路排水工程施工圖》。 3.ISO9001-2000質量管理標準及荊門市市政建設開發(fā)總公司《質量手冊》、《程序控制文件》。 4.國家及地方現行規(guī)范、標準以及相關法律法規(guī)。 二、設計情況設計關公東路紅線為60.O米,道路橫斷面型為三塊,其中車行道寬23米,非機動車道寬2×5米,綠化帶寬2×3.5米,人行道為2×10米。
以下附上我的簡歷。。。
:hug: 這是一套市政道路排水的施工圖紙。工程已于去年11月份完工。現把圖紙與網友分享!:hug: 圖紙內容包括1、封皮2、目錄3、排水設計說明4、排水平面圖5、排水縱斷圖6、井表7、工程量統(tǒng)計表
剛找的,給排水的新手們不要自己寫了
市政道路、排水的土集、規(guī)范,請隨意??!
我在做一條面層為瀝青砼的市政路,有水排水出口受到下游出口標高的限制,而且道路也受到兩側用地標高影響不得抬高,全線在機動車道下敷設的雨水管均較淺,管徑800--1000,管頂到路面結構層的覆土平均30cm,這種情況是否需要處理,要怎么處理?求老師指教,謝謝
我是新手,最近師父教我設計一段路,碰碰磕磕,勉強完成,有些小心得,也希望大家提出更多的意見。1,不同直徑的管道在檢查井內連接采用管頂平接或水面平接。2,管道轉彎和交接處,水流轉角不小于90度。3,一般在預埋支管的地方變管徑和坡度。4,雖然規(guī)范上預埋管道的最小是0.6M、0.7M,但是為了電力,通訊等管,綜合考慮,一般條件允許,可以埋到1.5米左右。5,污水管埋在雨水管下面。6,交叉路口布置雨水口找出最低點,一般在切點布置雙箅雨水口。呵呵,以上有些不知道對不對,希望各位前輩指點,并提出更多的意見。
本帖最后由 心香 于 2013-8-12 10:34 編輯 市政道路現行規(guī)范打包下載PDF
一般雨水、污水流量的計算,都要涉及到匯水面積,常見的一般按梯形、或者三角形畫匯水線,本人是菜鳥,想咨詢一下,區(qū)域的匯水線的劃分跟地形有關嗎?個人看法:1、有,水往低處流,誰都知道。2、沒有,個人咨詢了一些做市政設計的人員,得到的答案是直接按照梯形/三角形劃分匯水線,鴻業(yè)軟件的自動劃分匯水線也沒有要求地形圖(梯形劃分),并且管道是有埋深的,就算是高地形,也能排入市政管道內。。。。。。。。。。。污水的匯水區(qū)域跟雨水一樣嗎?求各位大蝦指導一下,多謝了
最近在做幾個市政道路的涵洞計算書,遇到點糾結的地方。關于城市主干路上的涵洞結構計算,荷載到底是按D60-2004公路一級取還是按CJJ11-2011 城-A車輛荷載取然后采用D60-2004和D62-2004,D63-2005的方法計算呢?城-A車輛比公路一級大,但CJJ11-2011的適用范圍里并沒包含涵洞計算。雖然對于暗涵這兩種汽車荷載傳遞到涵頂差別不大(1KN/m2左右),換算等效覆土厚度也不過十幾到幾十厘米,但從嚴謹的角度考慮,有必要明確荷載取值依據。跪求各位大神不吝賜教!
摘 要:為了確保市政道路施工期間不被雨水浸泡,不影響工程質量,所以在施工過程中必須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結合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所遇到的排水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市政道路施工;排水;系統(tǒng);措施 施工排水包括排除地下自由水、地表水和雨水。在道路施工過程中,考挖基坑或溝槽時,土壤的含水層常被切斷,地下水將會不斷的涌入坑內。雨季施工時,地面水也會流入基坑內。為了保證施工正常的今次那個,防止邊坡坍塌和地基承載力下降,必須做好排水工作。施工單位在道路正式施工前,應事先做好路基兩側排水系統(tǒng),保證路基施工期間雨水排除暢通,路基地基工作面或路基填筑表面不被雨水浸泡。 施工排水方法分為明溝排水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兩種。明溝排水是在溝槽或基坑開挖時在其周圍筑堤截水或在其內地四周或中央開挖排水溝,將地下水或地面水匯集到集水井內,然后用水泵抽走。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是在溝槽或基坑開挖之前,預先在基坑周側埋設一定數量的井點管利用抽水設備將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地面以下,形成干槽施工的條件。 1 明溝排水 1.1 地面截水 排除地表水和雨水,最簡單的方法是
第一部分工程概況 關公東路西起關公路與龍井路交叉口,東至阮家坪路。道路全長1306.3m,是南城區(qū)的一條重要交通性主干道。本公司施工段為K0+000-K0+750.一、編制依據1.《荊門市關公東路道路工程施工圖》。 2.《荊門市關公東路排水工程施工圖》。 3.ISO9001-2000質量管理標準及荊門市市政建設開發(fā)總公司《質量手冊》、《程序控制文件》。 4.國家及地方現行規(guī)范、標準以及相關法律法規(guī)。 二、設計情況設計關公東路紅線為60.O米,道路橫斷面型為三塊,其中車行道寬23米,非機動車道寬2×5米,綠化帶寬2×3.5米,人行道為2×10米。 關公東路與其它道路交叉口處均設置有過路蓋板溝。在兩側人行道內各布置1條順路蓋板溝。蓋板溝凈尺寸為1.4×2.50米。蓋板溝內布置電力、電信支架。 雨水管設計最大坡度1.82%,最小坡度0.64%,管徑為D600水泥砼管,基礎采用120o砼基礎,接口為鋼絲網水泥砂漿接口。 機動車道路面結構如下:面層為24cm厚抗
市政道路排水規(guī)范
市政道路排水規(guī)范專題,為您提供市政道路排水規(guī)范相關的專業(yè)交流帖進行參與,歡迎您參與市政道路排水規(guī)范 相關的專業(yè)交流討論,更多市政道路排水規(guī)范相關內容請訪問
土木在線論壇相關帖子
分享用戶量
下載熱度
相關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