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混凝土澆筑后表面出現(xiàn)裂紋,是為什么呢?
我很想了解,如果混凝土結構不加鋼筋,而是用其它方式,如何建造有一定抗震性能的建筑(比如7度區(qū))。目前我所了解的是纖維混凝土有這個可能性。望結構及材料有研究的高人能提高見。
看這個混凝土的質量很差呀,顏色偏黃,有裂紋。這是什么情況呀!求高手指教。
世界城市的發(fā)展已有5千多年,在今天的發(fā)達國家中,城市化的程度大多在70%-80%以上。據(jù)聯(lián)合國人居中心預測,到20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將達到61%,21世紀將成為真正的城市化世紀。
歸納總結了一些工程的含鋼量,純粹是個人經(jīng)驗,希望大家共同討論
一、混凝土結構表面蜂窩麻面形成的內部原因1 .混凝土含氣量過大,而且引氣劑質量欠佳。目前泵送混凝土用量較大,為了保證泵送混凝土的可泵性,往往在泵送混凝土中加人適量的引氣劑。由于各種引氣劑性能有較大的差異,因此在混凝土中呈現(xiàn)的狀態(tài)也不盡相同,有的引氣劑在混凝土中會形成較大的氣泡,而且表面能較低,很容易形成聯(lián)通性大氣泡,如果再加上振動不合理,大氣泡不能完全排出,肯定會給硬化混凝土結構表面造成蜂窩麻面。2 .混凝土配合比不當,混凝土過于粘稠,振搗時氣泡很難排出。由于混凝土配合比不當,例如膠結料偏多、砂率偏大、用水量太小、外加劑中有不合理的增稠組分等,都會導致新拌混凝土過于黏稠,使混凝土在攪拌時就會裹入大量氣泡,即使振搗合理,氣泡在粘稠的混凝土中排出也十分困難,因此導致硬化混凝土結構表面出現(xiàn)蜂窩麻面。3 .由于混凝土和易性較差,產生離析泌水。為了防止混凝土分層,混凝土入模后不敢充分振搗,大量的氣泡排不出來,也會導致硬化混凝土結構表面出現(xiàn)蜂窩麻面。有一些水泥廠為了增大水泥細度,提高水泥早期強度,又考慮節(jié)約電能,往往在磨粉時加人一些助磨劑
風載體型系數(shù)
混凝土結構表面蜂窩麻面形成的原因及消除方法。文章從:一、混凝土結構表面蜂窩麻面形成的內外原因二、消除混凝土內部不利因素的方法三、解決混凝土外部不利因素的方法三個角度進行了介紹,WORD格式,共2k字。
充盈系數(shù)一般用于樁基工程的灌注樁澆灌混凝土,是判斷樁基工程的一個質量指標。灌樁的混凝土充盈系數(shù)是指一根樁實際灌注的混凝土方量與按樁外徑計算的理論方量之比(V實/V理論)。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成孔出現(xiàn)的偏差大于設計尺寸,以及由于施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樁身側壁裂縫、孔洞及塌孔等原因,導致實際灌入量大于理論計算量。 實際情況: 振動灌注樁和錘擊式灌注樁的充盈系數(shù)一般為1.05~1.20;靜壓灌注樁一般為1.02~1.10。對充盈系數(shù)小于1的樁,判定為廢樁,應立即實行復打,但復打時應防止樁管外壁土體混入混凝土樁身內。泥漿護壁成孔灌注樁的混凝土充盈系數(shù)不得小于1,在一般土質中為1.1,在軟土中為1.2~1.3。 各個類型樁的充盈系數(shù)是不同的,沉管灌注樁不小于1.0,但是在實際施工中常常出現(xiàn)小于1的情況,這也是正常現(xiàn)象。鉆孔灌注樁的充盈系數(shù)不宜小于1.1,最理想的是在1.15左右,但是在砂土或者粉沙地層的充盈系數(shù)一般比較大,都在1.2左右,如果鉆孔樁充盈系數(shù)小于1.0那么可以判定為廢樁 是在預/決算里和實際施工時計算混凝土的方量,就要按樁理論的土方量乘上充盈系數(shù)。過
各位結構佬們,求教個問題啊,現(xiàn)在俺正在做一個大型商場的框架結構,其中有一個長達20米的懸空長廊,估計要做鋼結構,這個鋼結構是不是由鋼結構廠家設計呢?不是由我們設計院提供鋼結構圖的對吧??初次接觸,有點困擾,求助好人?。?!
本帖最后由 lsz1115 于 2013-4-26 18:18 編輯 有人讓我去做混凝土結構優(yōu)化設計,不知道前景怎么樣啊,能不能學到東西,聽介紹說是有不少復雜的項目,說比在設計院里面學的東西多,是不是這樣啊.,那邊相當于給甲方提供技術支持的~...要求就是要對規(guī)范比較熟悉...畫圖真心累,有點心動啊...PS:本人從事結構設計2年多才~~求指導,是繼續(xù)在設計公司待著多接觸項目呢還是去跟著別人做這個~~ 很感謝各位的熱心解答,因為之前一直在忙也沒時間來關注這個帖子,在幾個工作崗位中自己也做了選擇,進了一家大點的設計公司繼續(xù)學習。 自己必須扎實的功底才行。自認為2 年的經(jīng)驗也只是剛入門而已,無論是經(jīng)驗還是理論上都很欠缺,要走的路還很長。所以還是先安下心來學習,提高自己的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建筑工程的特點和使用功能的要求越來越高。目前,雖然混凝土結構的施工再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在設計階段中還有一些問題不應該被忽視。只有提高建筑結構混凝土的設計水平,才能真正提高施工質量和建筑使用功能。才能剛好的促進我們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1 現(xiàn)狀分析 混凝土結構的發(fā)展是十分迅速,在我國改革開放的30年,混凝土結構技術都在材料研究和開發(fā)中的應用和建設或都有比較快速的發(fā)展速度,應用范圍也日益擴大的混凝土結構,無論是在地上或地下甚至是海洋工程中都有它的痕跡,混凝土,混凝土施工行業(yè)的廣泛應用似乎是時代的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的跡象。雖然現(xiàn)在的鋼結構也有了很大的發(fā)展,但由于自身的一些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混凝土施工行業(yè)依然結構中最廣泛使用的形式,尤其在我國鋼結構的相關技術發(fā)展相對滯后、混凝土幾乎所有區(qū)域的建筑業(yè)。但如今在建筑行業(yè)的應用在我國的具體結構和設計仍然有許多問題,在設計的主要結構設計的不完善,相關設計人員,而不是從整體的角度進行綜合管理的設計,從而出現(xiàn)了許多大型建筑物,因為設計問題出現(xiàn)意外。例如
摘 要:混凝土工程是建筑施工中一個最主要的工種工程。無論是工程量、材料用量,還是工程造價所占建筑工程的比例均較大??赡茉斐少|量事故的可能性也較大。因而,在實際的建筑施工管理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混凝土工程質量,并了解混凝土工程可能出現(xiàn)的質量事故。著重于實際工作中混凝土工程可能存在的質量事故進行總結分析,以避免在施工過程中發(fā)生質量事故,提高施工人員對混凝土結構工程的質量的理論認識。 關鍵詞:混凝土 ,質量事故, 分析 ,預防 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種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質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變形、約束等一系列問題,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著眾多的微孔隙、氣穴和微裂縫,正是由于這些初混凝土建筑和構件通常都是帶縫工作的,由于裂縫的存在和發(fā)展通常會使內部的鋼筋等材料產生腐蝕,降低鋼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載能力、耐久性及抗?jié)B能力,影響建筑物的外觀、使用壽命,嚴重者將會威脅到人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很多,有變形引起的裂縫:如溫度變化、收縮、膨脹、不均勻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縫;有外載作用引起的裂縫;有養(yǎng)護環(huán)境不當和化學作用
混凝土工程中材料的特性決定了結構較易產生裂縫,從實踐中來看施工中混凝土出現(xiàn)裂縫的概率也是很大的,相當一部分裂縫對建筑物的受力及正常使用無太大的危害,但裂縫的存在會影響到建筑物的整體性、耐久性,會對鋼筋產生腐蝕,是受力使用期應力集中的隱患,應當盡量在各方面給予重視,以避免裂縫的出現(xiàn)或把裂縫控制在許可的范圍之內。 1高層建筑施工中幾個特殊部位的裂縫分析 1.1大體積基礎混凝土板 高層建筑中隨著高度的不斷增加,地下室愈做愈深,底板也愈來愈厚,厚度在3m以上的底板已屢見不鮮。高層建筑中基礎底板為主要的受力結構,整體要求高,一般一次性整體澆筑。國內外大量實踐證明,各種大體積混凝土裂縫主要是溫度變化引起。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后在升溫階段由于體積大,集聚在內部的水泥水化熱不易散發(fā),混凝土內部溫度將顯著升高,這樣在混凝土內部產生壓應力,在外表面產生拉應力,由于此時混凝土的強度低,有可能產生表面裂縫。在降溫階段新澆混凝土收縮因存在較強的地基或基礎的約束而不能自由收縮。升溫階段快,混凝土彈性模量低,徐變的影響大,所以降溫時產生的拉應力大于升溫時產生的
混凝土結構表面系數(shù)
混凝土結構表面系數(shù)專題,為您提供混凝土結構表面系數(shù)相關的專業(yè)交流帖進行參與,歡迎您參與混凝土結構表面系數(shù) 相關的專業(yè)交流討論,更多混凝土結構表面系數(shù)相關內容請訪問
土木在線論壇相關帖子
分享用戶量
下載熱度
相關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