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屋面(坡屋面)用多大的圓鋼(Φ)做明敷避雷帶?(《建筑物防雷設施安裝》2003年局部修改版:圖集99(03)D501-1面標注是Φ8圓鋼做明敷避雷帶)Φ8做為引下線這個不討論,因為它是明敷(現(xiàn)在都利用筋2個根Φ16暗設)。我覺得Φ8圓鋼做屋面避雷帶,略偏小,Φ10圓鋼是不是更合適點。請大家討論一下,希望各位提出寶貴的意見。來揭開我的疑惑...........期待中.......
本帖最后由 zhangyim2000 于 2013-10-16 20:07 編輯 先上圖(中間跨) 節(jié)點大樣
平屋面改坡屋面加固參考
今日遇到一框架結構,不知該如何處理求高人指點。。
坡屋面與平屋面一起建模時,PKPM中都是按平屋面建模,但二者之間實際邊緣梁是共用的,那建模時荷載如何輸入,挑檐的荷載要輸在哪層屋面梁上?配筋呢?因為建模中坡屋面的荷載實際是導到坡屋面所在的那層邊緣梁上的?沒有導到平屋面那層的邊緣梁上!還有就是有坡屋面跟平屋面是否就可不必考慮坡屋面所產生的水平推力?!情況緊急,想不通,望高手幫忙!
一棟建筑,2層,層高,4500,7500.坡屋面跨度很大。2層全坡。用pkpm建了一個坡屋面和平屋面,配筋上,平的比坡的略大。去那個配筋較好呢??
論文簡介:平改坡圖集,為在原有平屋面上增加一層坡屋面的建筑與結構構造做法,包括建筑設計和結構設計。 投稿網(wǎng)友:xunxuan674706620 上傳時間: 2013-09-10
本人做一個框架結構的四坡屋面,按PKPM2005建模,坡屋面采用的鋼筋砼三角架的形式。怎么轉化為PK看見兩根斜梁?并且用sat或tat分析報錯
關于SATWE的坡屋面建模方法,哪位大俠能詳細給說明一下?坡屋面是不是要新建一層能,有的說需要增加一層200mm的層,還有邊梁的荷載怎么考慮?。?/p>
坡屋面房屋有關構造詳圖,有多個造型的配筋詳圖,有較高的借鑒意義
本帖最后由 pizibudongai 于 2013-11-26 22:49 編輯 用黃圈圈起來的那個墻怎么用折斷線打斷了,這是什么意思呢??
這樣的弧形屋面pk建模的時候還是直接建梁下沉節(jié)點么?可是這個弧度要怎么建出來??
如果有閣層上面直接是坡屋面該怎么轉為平屋面
現(xiàn)在接觸一個8度區(qū)的項目,項目情況大概如下: 三層;框架結構;底部一層商業(yè),上部兩層住宅(別墅);在屋頂既有平屋面,又有悶頂層(坡屋面),屋脊高度相對于平屋面1.2米?,F(xiàn)在使用pkpm進行建模計算,我的方法有四個方案:①將坡屋面建成平屋面,層高1200;②運用調整上節(jié)點高的方法將坡屋面建成坡屋面,層高1200;③將坡屋面舍棄,但是將全部荷載對應加到平屋面,比如坡屋面板、龍骨、掛瓦等恒載布置到平屋面,活載進行疊加布置到平屋面,層高取第三標準層的層高;④模型布置同方案三,但是第三標準層層高適當根據(jù)平屋面與坡屋面的荷載的情況加高了400。 但是計算的情況是前兩個方案多個指標超限;后兩種方案計算得到的結果沒有超限指標,但是配筋稍有差異,但是總工不讓采用。 想問一下各位同事,你們設計院碰到這種情況(屋面既有平屋面又有坡屋面)都是如何建模計算或者又是如何處理的?
剛做了個小工程,框架結構的坡屋面。我先是按坡屋面建模,算下來后發(fā)現(xiàn)屋面梁的配筋好小,覺得好像不對勁,于是又把坡屋面按平屋面建模算,發(fā)現(xiàn)梁的配筋增大很多。后來想,要是按坡屋面建模,那折梁的轉折處被程序認為是一個之巔,原本跨度很大的梁就變成小跨梁了,由此導致梁配筋偏小。后來出圖的時候,還是按照平屋面的配筋結果出的。 我還是在想,要是按坡屋面建模的配筋結果,結構安全嗎?
請各位幫我畫一下這張圖的屋面防雷圖。我將非常感謝!?。?/p>
一般建坡屋面都是按層高的一半,荷載適當增大,想問一下各位:坡屋面層高取一半,閣樓層的門窗洞口高度超高問題怎么解決?建模到梁底?還是有其他方法?請賜教
剪重比抗震規(guī)范第5.2.5條明確要求了樓層剪重比。 F控制剪重比,是要求結構承擔足夠的地震作用,設計時不能小于規(guī)范的要求。 F剪重比是反映地震作用大小的重要指標,它可以由“有效質量系數(shù)”來控制,當“有效質量系數(shù)”大于90%時,可以認為地震作用滿足規(guī)范要求,此時,再考察結構的剪重比是否合適,否則應修改結構布置、增加結構剛度,使計算的剪重比能自然滿足規(guī)范要求。 F“有效質量系數(shù)”與“振型數(shù)”有關,如果“有效質量系數(shù)”不滿足90%,則可以通過增加振型數(shù)來滿足。有效質量系數(shù)概念來源:WILSON E.L. 教授曾經提出振型有效質量系數(shù)的概念用于判斷參與振型數(shù)足夠與否,并將其用于ETABS程序,他的方法是基于剛性樓板假定的,不適用于一般結構。 方法發(fā)展: 現(xiàn)在不少結構因其復雜性需要考慮樓板的彈性變形,因此需要一種更為一般的方法,不但能夠適用于剛性樓板,也應該能夠適用于彈性樓板。出于這個目的,我們從結構變形能的角度對此問題進行了研究,提出了一個通用方法來計算各地震方向的有效質量系數(shù),這個新方法已經實現(xiàn)于TAT
急求坡屋面2層磚混結構怎么計算??坡屋面有2.1M高,第一層有3.6M第2層有3M[ 本帖最后由 ttlovebb 于 2008-7-30 09:05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