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是做一個弧形梁好,還是做成平的在上面找做法
請教大家:梁上部架立筋的搭接長度有何規(guī)定?03G中說當梁的上部既有架立筋也有通長筋時,其中架立筋的搭接長度為150”這個150是指的貫通筋與架立筋搭接長度嗎?我們做的工程中設計者將架立筋布置在梁跨中,而貫通則為負筋與架立筋搭接,這個搭接長度該如何去計算?
弧形坡道如何,噴淋如何設置?(先不討論設于不設的問題)
以前很少接觸過結構,最近一段時間接觸到了承重架,已花心思去了解了一下現場承重架的問題,所以這里列出來,和大家做個交流,現在只有文字版,如果有人需要我 可以上傳一下照片。。1、立桿底墊板未設置,這個問題可大可小。2、掃地桿未滿設,這個也是,一般我了解的工地很少能做到 滿設,大部分都是一個方向滿設,另一個方向隔3跨-4跨設置一道。3、現場水平剪刀撐、豎向剪刀撐設置數量與方案不符,很少有工地能夠完全按照方案來設置,但是現場基本承重架外圍一圈必須要用豎向剪刀撐連接起來,成為一個封閉的圈。水平剪刀撐的數量,看現場情況而定!4、步距的問題。一般要求為1800cm,允許偏差為5cm。除非碰到層高不太合模的情況,這個步距坐的一般還比較到位。5、梁底增設立桿、頂托的問題。一般大梁都會按照方案來增設,但是部分小梁的話會有水分。頂托外漏長度過長,現場發(fā)現問題較多,但是大部分都會完成整改。主楞距從頂部下來第一道水平桿高度過大,現場未增設附加水平桿。6、主次梁交接處共用一根立桿,或者說共用一套承重架體系。7、現場樓梯處進場會出現一段懸挑的情況
在最近的一個設計中,有道隔墻需要直接架在樓板上。在計算過程中,選取了一米的單位寬度作為樓板的計算寬度。樓板厚80mm,墻體高2500mm厚度為24墻。計算結果表明樓板的承載力是遠不能及,但是實際工程中,這樣施工后樓板沒有發(fā)現裂縫。但是聽師兄說墻體都必須有梁秤托,不能直接架在樓板上。請問大蝦們,這是什么原因,是不是我的計算有問題。
每人做設計的時候都會遇到殘疾人坡道的設計。我現在探討的是一個小區(qū)里,不可能是每棟樓都設置殘疾人坡道的,那么究竟這個百分比是多少呢?個人理解為不可能整個小區(qū)的所有住宅樓入口都得設置坡道,畢竟殘疾人只是占了少數的。但我們新做的一個項目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圖審專家要求我們每棟樓都要設置坡道。因此感到很迷惑,希望能和大家交流交流。規(guī)范里沒有提及,希望大家都發(fā)表發(fā)表意見。
住宅工程半地下室為汽車停車場,入地下室的坡道為弧形坡道,在設計坡道時建設單位繪制了坡度的等高線,現場放線后發(fā)現入口地面兩側標高相差20CM,且是內(圓弧)高外(圓弧)低.我有點疑問,正常的賽車道不都是外高內低嗎,這樣的設計合適嗎
1.廠房內的提升架提升高度大約10米,提升重量1噸,功率是多少?2.提升架是否需要設置屋頂機房?如果不要配電點應留在何處,是一層還是三層?
請教各位大大:架立筋:是不框架梁除了通長鋼筋外都是架力筋?配筋率:是不是鋼筋的面積除以柱或梁的截面面積?不知道小弟理解對不
圖紙中只有坡道中心線的標高,如果按照內弧和外弧在同一角度的上與中心線標高相同,來施工的話。做出來的效果是內弧坡道看起來比外弧坡道高啊?請問到底應該如何處理???
圖中為汽車坡道,節(jié)點中KL為300x600、板厚為140mm,在一般的樓面中600的KL它的模板高度應該為460mm(從梁模板底到上口)。在坡道中因為KL的上口應該是斜的,那么在節(jié)點圖中 梁的上口節(jié)點1處為460,還是節(jié)點2處為460.(梁底是平的)求大神指教^^
圖紙簡介: 本圖包含樓梯詳圖(樓梯平立面、節(jié)點詳圖)、坡道詳圖(坡道平面、結構及節(jié)點詳圖) 投稿網友: zhangkun028 上傳時間: 2014-02-15
大家好,現在工作涉及到部分安全管理工作,本人對懸挑外架不是很熟悉,請教各位專家。有沒有規(guī)范性的規(guī)范要求,現場有沒有比較好的圖片、或者施工方案等等。
根據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第6.10.8條所述,如果樓板的厚度小于120mm應采取加固措施。請教各位大神,該加固措施有哪些?
如圖殼架子等級,是我在網上找的~~~~問題如下:1、我在圖紙上看到了250A和100A的等級,在這個表中卻沒有,是因為新舊版本問題嗎?求高手解答~~~~謝謝!
Revit中弧形坡道如何貼面?在實際項目建模中,很多時候需要創(chuàng)建異性構造模型,例如弧形坡道貼面。下面來進行簡單講解如何給弧形坡道添加貼面。1、打開Revit,隨意繪制一個高度為2米的弧形坡道,如圖所示。將坡道的類型改為實體,如圖所示。2、選擇內建體量命令,用樣條曲線命令沿著坡道頂部的輪廓繪制一圈,如圖所示。注意:選擇樣條曲線命令時,要選擇右邊的在面上繪制,坡道左右兩邊的點盡量保持一致,每一邊繪制完成之后退出樣條曲線命令,然后重新繪制其他邊。3、將繪制的輪廓往下創(chuàng)建一個,保證輪廓完全低于坡道底部。4、選擇上下兩個輪廓,生成實體形狀,如圖所示。5、然后在平面里繪制一個參照平面,用來跳轉到立面。繪制一個輪廓,創(chuàng)建空心形狀,用來剪切之前創(chuàng)建好的體量,如圖所示。6、拖動創(chuàng)建空心體量的一個面,確保能夠完全剪切坡道底部的體量,點擊完成體量,如圖所示。7、然后選擇體量和場地
Revit如何繪制環(huán)形坡道方法(一)在Revit項目環(huán)境中繪制螺旋坡道是一個比較麻煩的事情,那么如何繪制環(huán)形坡道呢?以下提供兩個方法:1.使用項目環(huán)境中內建模型命令。2.使用坡道命令來繪制。下面來介紹步驟一.使用內建模型命令創(chuàng)建1.使用“建筑”選項卡中構件面板內,內建模型命令,如圖示2.選擇族類型為“常規(guī)模型”并將其命名為“螺旋坡道”,如圖所示3.選擇“創(chuàng)建”選項卡下形狀面板中,放樣融合命令,如圖所示。4.選擇繪制路徑選項,并創(chuàng)建放樣路徑為半圓,如圖所示,完成后點擊對勾完成命令。5.在對應立面視圖中編輯輪廓,輪廓1和輪廓2分別繪制兩個一樣的長寬的圖形,但高度分別位于標高1和標高2,如圖所示。6.完成后點擊對勾兩次完成命令,結果如圖示。7.轉回平面視圖,選中坡道將其鏡像并移動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