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的畢業(yè)設計,垃圾滲濾液處理方案,我選擇的CASS工藝。設計參數垃圾滲濾液Q=300m3/d,COD=6000mg/L,COD=13000mg/L,出水BOD≤600mg/L,COD≤1000mg/L.計算爆氣時間時發(fā)現不合理。爆氣時間公式見下圖。 ta —爆氣時間,h;λ¬ —充水比,30%~40%;So—進水BOD5濃度,mg/L;Ns—污泥負荷,0.1~0.3kgBOD5/(kgMLSS•d)X¬— 混合液污泥濃度,3500~5000mg/L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請各位指教。
這是我的流程,請問缺氧池的設計公式是什么呢?貌似需要什么剩余污泥量,我的接種污泥量應該是多少?回流比是多少?貌似有什么內置回流比,好氧池流向缺氧池的是內回流比把?只有上面的水回流把?超濾流向缺氧的是污泥回流把?污泥回流有2~4,怎么會大于1呢?不是比進水量還大嗎??在線等各位的回答~~~~?。。。。?![ 本帖最后由 travian 于 2010-5-14 14:18 編輯 ]
垃圾滲濾液成分非常復雜,濃度高,對環(huán)境的破壞程度會比其它的污染更加嚴重,必須要經過垃圾滲濾液處理設備處理后才可以排放。那么垃圾滲濾液對環(huán)境有什么影響呢? 所謂垃圾滲濾液是垃圾在長期的堆放以及填埋過程中,經過自身發(fā)酵和雨水沖刷或者是被滲出的地下水長期浸泡后形成的污水。它的形成因素包括垃圾自身包含的水、各類垃圾放在一起發(fā)生的化學反應、地下潛水和自然降水,其中自然降水占垃圾滲濾液的大部分。 垃圾滲濾液受垃圾成分、粉塵以及其后等條件影響,因此濃度超高內容復雜。據相關部門經過長時間的檢測發(fā)現垃圾滲濾液的主要污染物多達六十多種,其中包括致癌物質、促癌物質、輔致癌物質以及致突變物質。可見垃圾滲濾液處理不當不但制約我國環(huán)境污染治理工作的進展也嚴重危害著人們的健康。 垃圾滲濾液對環(huán)境的影響是很嚴重的,萊特萊德公司可以為您提供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方案,有效的緩解垃圾滲濾液對環(huán)境的破壞。
4大垃圾滲濾液的處理難題
垃圾滲濾液廢水處理系統(tǒng),原水數據COD為3600ppm,氨氮2500ppm,工藝流程:調節(jié)池→一級缺氧池→一級好氧池→電芬頓→二級缺氧池→二級好氧池。現要求處理COD超標問題。
我們公司采用ABR法處理垃圾滲濾液效果不錯!這里是幾篇有代表性的中英文文獻。
1. 簡述 目前為了達到國家《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的排放標準,較普遍采用的工藝為:垃圾滲濾液 → 預處理→流化床生物處理(如:UASB、上流式厭氧污泥床)→ 活性污泥法(如:MBR、膜生物反應器) → 納濾(NF)+反滲透(RO),或在保留RO的基礎上增減前面的工藝。此工藝的特征是:出水為兩股,一股淡水,一股濃水,淡水的數量一般為80%~50%(新設備出水量可達80%,隨著時間的推移,出水量慢慢減少,有的減少至50%左右);濃水的數量一般為20%~50%;淡水的指標符合國際排放標準,而濃水則無法處理再被送到原垃圾場。濃水中的污染物并沒有減少,周而復始污染不斷增加。有的場領導感嘆道:為了達標這種工藝純屬無奈之舉,特別盼望有不重復污染,運行費用低的新方法出現。新方法的路線:人們從原來的生化物化方法,轉移到現在的RO工藝,主要是重金屬離子和氨氮升高而對微生物細胞壁的影響。此方法的特點是95%的重金屬離子被去除,99%的氨氮(或根據生化需要保留一定的氨氮)被脫掉,從而保障微生物的健康生成。減少投資,降低運行成本。
傳一些有關垃圾滲濾液處理技術論文
水量50t/d,蒸發(fā)濃縮后,COD6000,NH3-N1200,要處理達到三級標準,COD<500?,F在有下面幾個方案。1.納濾2.MBR3.完全混合生化處理。4.吹脫+生化投資40萬。
我現在在做畢業(yè)設計,滲濾液的處理,COD:10000mg/L BOD:3000mg/L SS:600mg/L NH3-N:1500mg/L 08年頒布的新標準,用傳統(tǒng)法很難治理達標啊,現在市場上都用什么方法, 麻煩高手給我一個具體流程。 多謝了?。。。?!1
請教各位大神,我們在加建生化池時施工隊反應生化池池底有液體滲出,請問如何確定該液體為生化池液體,已做過鏡檢,但是并沒有發(fā)現活的微生物,只有少量藻類,請各位大神支支招?。?!
水污染一直以來都是備受關注的問題,垃圾滲濾液是地下水的重要污染源之一,我們日常生活中會產生很多垃圾,隨之帶來的就是大量的垃圾滲濾液。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垃圾滲濾液如何進行防治。 由于垃圾滲濾液中含有多種重金屬,特別是其中含有有毒的金屬,如果隔離措施做的不及時就很有可能滲入到地下從而影響地下水,對周圍居民的正常生活以及植物的健康生存都存在著很大的影響,因此我國制定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對其做出了有關規(guī)定。 垃圾滲濾液的產生源頭包括外源和內源,如果外源做好雨污分流,做好地下水、雨水徑流的控制,內源結合干濕垃圾組分的分離,就可大大減少滲濾液的產生量和后端處理的壓力。如果借助技術力量,這項工作還可以做得更好。 除了采用必要的垃圾滲濾液處理技術對垃圾滲濾液進行有效處理之外,加強源頭管理,減少滲濾液產生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垃圾滲濾液是一種高濃度的有機廢水,它來源于垃圾本身所含的水、進入垃圾填埋場的雨雪水和其他水,降低垃圾和覆蓋土層的飽和持水能力,并經歷垃圾填埋場的污染。覆蓋土層。廢水必須合理排放,垃圾滲濾液處理的工藝原則。 1、根據垃圾滲瀝液水質、水量變化較大的特點,選取的工藝必需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操縱上的靈活性,并且能夠輕易進行處理參數的調整,以應對水質、水量變化的沖擊。 2、垃圾滲瀝液中不管是有機物COD、BOD5,還是NH3—N、色度等,濃度都很高,因此要盡可能地選擇高效處理工藝,縮短工藝流程、降低工程投資,節(jié)省電耗及運行用度,降低運行成本,并且保證處理效果能達到排放要求。 3、處理工藝不但能夠有效的降解有機污染物,同時還能夠處理那些不能為生物所降解的污染物,避免其對環(huán)境的再次污染。 4、應該選擇能夠實現污染物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工藝,真正徹底的減小、消除污染物對環(huán)境的危害。 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優(yōu)質的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對垃圾滲濾液進行合理有效的處理是非常重要的,希望上述內容對廣大用戶
垃圾滲濾液對水體、上壤、大氣和生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文章闡述了物化法、生物法、土地處理法及典型的組合技術等垃圾滲濾液處理技術.提出了垃圾滲濾液處理存在的問題,展望了今后垃級滲濾液處理的研究方向。 1.垃圾滲濾液的生產和特性 1.1垃圾滲濾液的產生 垃圾滲濾液主要產生于以下幾個方面:(1)垃圾填埋場內的徑流和降水; (2)垃圾內部殘留的水; (3)通過微生物分解垃圾中的有機物產生的水。其中,降水量決定了滲濾液的產量。 1.2垃圾滲濾液水質特征 垃圾滲濾液的水質特點可概括如下:(一)污染物種類復雜,含量高;(二)產生的水量在較大范圍內波動;(三)三氮和重金屬含量高;(四)毒性高,c/n值不穩(wěn)定,不利于生物處理。如果處理不當,將對周圍環(huán)境造成嚴重污染,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類健康造成極大危害。因此,國內外相關行業(yè)都十分重視滲濾液的無害處理。 垃圾滲濾液處理技術 垃圾滲濾液的主要處理工藝包括物理化學法,生物處理法,土地處理法,先進處理技術和幾種方法的組合。 2.1 物
水污染一直以來都是備受關注的問題,垃圾滲濾液是地下水的重要污染源之一,我們日常生活中會產生很多垃圾,隨之帶來的就是大量的垃圾滲濾液。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垃圾滲濾液的主要防治方法。 由于垃圾滲濾液中含有多種重金屬,特別是其中含有有毒的金屬,如果隔離措施做的不及時就很有可能滲入到地下從而影響地下水,對周圍居民的正常生活以及植物的健康生存都存在著很大的影響,因此我國制定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對其做出了有關規(guī)定。 垃圾滲濾液的產生源頭包括外源和內源,如果外源做好雨污分流,做好地下水、雨水徑流的控制,內源結合干濕垃圾組分的分離,就可大大減少滲濾液的產生量和后端處理的壓力。如果借助技術力量,這項工作還可以做得更好。 除了采用必要的垃圾滲濾液處理技術對垃圾滲濾液進行有效處理之外,加強源頭管理,減少滲濾液產生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垃圾滲濾液對環(huán)境的危害性非常大,垃圾滲濾液是垃圾在堆放過程中產生的高濃度廢水,這類廢水成分復雜,飽含元素周期表上能找到的重金屬類型,還富含數不盡的有機污染成分。 垃圾滲濾液會腐蝕垃圾填埋場的防滲層,然后進入地底,形成高污染的含水層,進而影響周邊地質環(huán)境,同時隨著難以考量和追蹤的復雜地下水系統(tǒng),進入周邊土壤以及河流,導致土壤和河流中有機和無機污染超標,微生物污染超標的現象十分嚴重。 在我國這樣平地少山地多的國家,垃圾填埋場可能成為非??植赖奈廴倦[患。在山地城市的垃圾填埋場,更容易因為地勢高差問題,對地勢較低地區(qū),產生環(huán)境污染影響。 為解決垃圾滲濾液給環(huán)境帶來的危害性,研發(fā)設計一種既能夠解決城市垃圾滲濾液對環(huán)境的污染,又能充分利用水源的優(yōu)質技術方法很有必要。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大多數城市都建成了垃圾填埋廠和垃圾焚燒項目,對改善自然環(huán)境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垃圾在運輸、填埋以及焚燒的過程中產生的滲濾液問題依然困擾著我們。很多項目滲濾液處理能力不足,水質無法達標甚至引起了二次污染。下面鈺鵬
垃圾在長時間堆放后就會形成成分復雜、危害性大的垃圾滲濾液,影響周圍環(huán)境及身體健康,現階段處理垃圾滲濾液主要以生化法為主,但由于工藝復雜、成本高而逐漸被回噴法所替代,隨著國家對應污染物排放標準日趨嚴格,每天垃圾焚燒爐都需要采用脫硝技術,今天小編帶您一起看看處理垃圾滲濾液如何脫硝吧。 1、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藝 短程硝化反硝化是將傳統(tǒng)生物脫氮理論中硝化過程控制在亞硝酸鹽階段,阻止亞硝酸鹽進一步硝化,然后直接進行反硝化,生成氮氣的過程。實現短程硝化反硝化關鍵在于將氨氮氧化控制在NO2階段,阻止NO2進一步氧化,然后直接進行反硝化。 與傳統(tǒng)生物脫氮相比,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優(yōu)點在于節(jié)省硝化曝氣量、反硝化階段所需的碳源和硝化反應器容積,并且污泥產量降低,可防止二次污染。通過控制進水的pH值可實現短程硝化反硝化,且過高進水氨氮濃度或氨氮負荷變化會導致短程硝化反硝化的亞硝化速率下降,氨氮去除率降低。 2、厭氧氨氧化(ANAMMOX) 厭氧氨氧化是由荷蘭Delft技術大學開發(fā)的,其特點是在厭氧環(huán)境下微
1、光催化技術 該技術中的光是指紫外光,電子經過紫外光的照射,反應的活性增強,產生空穴,當有還原劑或者氧化劑存在的情況下,空穴在半導體的表面對垃圾滲濾液進行降解。有研究表明,用氧化鋅或者氧化鈦的復合劑能產生較好的效果,其中酸堿度對垃圾滲濾液的降解效果影響較小。 2、濕法氧化技術 運用濕法氧化技術來對垃圾滲濾液進行處理的時候,所處的環(huán)境溫度和壓力都較高,有一定的空氣存在的情況。如果環(huán)境的溫度或者壓力無法達到要求,可以在垃圾滲濾液中加入一定的催化劑,而且在有催化劑加入的情況下,產生的諸如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較少。 3、電解處理技術 在垃圾滲濾液中插入陽極,其中的有機污染物會附著在其表面,水分子由于電流的存在而分離出氫氧根離子,污染物和氫氧根離子發(fā)生反應而將污染物除去。垃圾滲濾液中的物質發(fā)生電解,形成了氯酸根等的氧化劑,從而將污染物進行氧化。要想在電解過程中減少能量的消耗,可以加入一定的氯離子,或者將酸堿度降低。 4、膜分離處理技術 膜分離技術投入成本較高,一般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