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的代表作之一小筱邸住宅(Koshino House)位于日本兵庫縣蘆屋市。住宅內最有代表性的地方是起居室。安藤忠雄用其標志性的混凝土網格修建了兩層高的空間。
日本HAKO建筑師事務所設計了這個帶有精致圓孔圖案的混凝土雙套疊拼住宅。住宅位于東京的郊區(qū),由于使用澆筑混凝土而產生的圓形凹槽圖案遍布建筑的外墻,將兩個住宅的風格統(tǒng)一起來。兩個家庭的入口都在正面的庭院。一樓的公寓入口位于懸挑的陽臺下方,而二三層的住宅入口則位于建筑的北側。一層的公寓擁有一個臥室,一個浴室和一個開放式的生活區(qū),廚房被隱藏在生活區(qū)白色墻壁的后面。位于二三層的較大的住宅的空間則相對較大,還有擁有雙層高的通高空間,通高的空間內有一個小露臺,建筑師通過露臺的設置將自然光引入客廳中。住宅的兩間臥室被安排在二三層的懸臂結構中,另外兩間臥室則被安排在三層露臺的東側,而且每個臥室還帶有一個利用屋頂的傾斜部分形成的儲藏空間。
現代住宅空間設計-日本1
這是由TAB設計的Minoyanagi住宅,建筑總面積是69.2平方米。這比典型的日本住宅要小,一般是100-120平方米。盡管該住宅小,內里設有客廳、飯廳、兒童臥室、次起居室(兼作兒童玩樂區(qū))、主臥室、浴室和廁所。該住宅布局緊湊,設計關注細節(jié),充分利用空間,提高空間使用率。住宅不同的高度和視線控制給人以空間更寬敞的感覺。起居室的天花板,同時也是入口門廳,僅僅不到2.1米高,但從屋檐到地板的水平線條使得屋檐也成了內門的一部分。
妹島和世設計的日本“透明”藝術住宅 建筑設計:妹島和世 建筑時間:2013 建筑地點:日本 圖片來源:妹島和世 進入這個藝術住宅后,設計師還配備了休息區(qū),里面放置了兩個銀凳子,方便人們休息,并且可以盡情思考和欣賞。這個融合了藝術的空間,充滿著空靈感,精致的花朵在半透明的彩色中若隱若現,也讓外面的人們隱約觀賞到建筑內部空間。這個藝術的住宅是藝術劇院的項目之一,把展覽館安裝在傳統(tǒng)房屋之上,顯示了藝術品的特殊。項目成立于2013年,將展出五個藝術家的作品。
日本環(huán)境共生住宅及其設計手法的解析
總貌 這個位于日本Shichirigahama的四口之家宅子總面積為112.74㎡。建筑師運用一個大屋頂回避場地外部因素,比如停車場和樹木。大屋頂由4個三角體體量支撐而起。這四個三角形體量擁有不同的朝向和大小,外覆木材作為表皮。在高低變化和寬窄演進的過程中,構成了復雜的連續(xù)空間以及居住功能。三角形體量也限定引導向外的視線。在三角形體量的交界處,屋頂的最高點,有一個天窗,光線靜謐的灑落,充盈空間。同時也能開啟通風。屋檐低矮,深遠,建筑師在其下安排了露臺和灰空間,人們穿行這里而進入室內。
東京建筑事務所edward suzuki architecture最近設計了“F住宅”,這是一座位于日本鐮倉的獨棟別墅。久久建筑網 www.99jianzhu.com長方形的建筑平面隱藏位于中心的戶外圓形庭院。久久建筑網 www.99jianzhu.com首層的項目元素都環(huán)繞著這個開放的院落排布,建筑師將戶外庭院作為焦點,設計了一系列貫穿的視線交流空間。久久建筑網 www.99jianzhu.com住戶可以在廚房、主臥和餐廳內觀賞到庭院中的藝術品和植物景觀。
'y形住宅' OUVI和A-ASTERISK,日本,東京東京建筑事務所OUVI和上海建筑事務所A-ASTERISK合作設計完成了這座“y形住宅”。這是一座位于日本東京的私人住宅兼理發(fā)店??紤]到業(yè)主近期和未來的生活計劃,這個改造項目要力求滿足業(yè)主夫婦的需求,同時盡可能的將小空間擴大,以容納一個功能齊全的美發(fā)沙龍。
這座房子位于日本的島根縣。業(yè)主是一對年輕夫婦,面積大約66平方米的平房就能滿足他們的基本住房需求。即使房子里有著橢圓形的大桌子也并不顯得擁擠。離地90cm的客廳窗戶既避免了行人的窺視又能使窗外田園風光盡收眼底。臥室的地面設計的低于客廳,使得客廳和臥室很好的隔離開。從臥室看客廳的窗戶只能看到天空,而另一邊的窗外是個種著太陽花的私人小花園,這種隱蔽的氛圍使人如同置身于舒適的地窖。通過家具的擺放,即使室內布局緊湊,客廳與餐廳底下仍開辟出了個日常用品儲藏室。簡約的住宅,四周環(huán)繞著美麗的田園風光,這不正是理想的鄉(xiāng)村生活嗎? 2014-11-13 10:28 上傳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日本建筑事務所katsutoshi sasaki最近設計完成了“AMA住宅”項目,這是一個座位于日本愛知縣的獨棟住宅。基地周邊有成片的稻田和主要高速公路網,建筑師希望為業(yè)主提供一個相對封閉而具有田園風情的空間氛圍,并與周邊環(huán)境相對比。這座住宅被劃分為若干個獨立的房間,但在平面上又是相互連通的,建筑師利用花園、庭院和廊道將孤立分隔的區(qū)域連成一體。聲音、光線和影子的微妙變化加強了人的居住體驗并改變了對室內空間的感知。每個房間的尺寸和風格都是獨一無二的,建筑師對每一個房間都進行獨立設計,墻面處理和開窗設計綜合的考慮了功能以及空間上的需求。建筑采用分散式布局,每一個體量的位置都經過詳細推敲,
這個緊湊的私人住宅坐落在東京人口稠密的西麻布地區(qū)。這個街區(qū)有著擁擠的街道和布滿傳統(tǒng)的低層住宅。毗鄰這個街區(qū)有個公園。每當春天櫻花盛開的時候,公園里便超負荷地擠滿了賞櫻的人群。在這個136平方米的住宅里包含了五個水平劃分的空間。每個空間都由極小的雕刻般的螺旋體連接在一起,這種親密的交接關系使這個住宅擁有了閣樓一樣的私密特質。住宅超大的窗戶強調了它的立面。每個窗戶都擁有雙層玻璃,一層是透明的,另一層是磨砂玻璃。這些雙層大窗戶可以任意搭配,來調節(jié)灑向室內的光線。 This
日本東京某轉角處住宅建筑設計(Half & Half House) 完成時間:2014年 作品地址:東京
基地臨近一條繁忙的馬路和廣島市的主要路口,周圍總是不斷傳來引擎發(fā)動的噪聲和刺耳的有軌電車聲。鑒于基地的這種現狀,日本建筑事務所中村拓志&NAP為業(yè)主設計了一個隔音的寧靜綠洲,住宅在一道水晶墜簾后方,隔音的同時還可以觀賞到城市景色。這個緩沖空間是一個美麗的起居室;令人印象深刻的玻璃磚立面懸停在木制的車庫上方,入口就隱藏在玻璃立面下方。進入住宅后,一個綠色庭院映入眼簾,高大的樹木過濾了東面的陽光,創(chuàng)造了一個天然的避難所,所有室內房間都朝向這個安寧自然的區(qū)域。最終達到的效果是,居住者從自己安靜的家中看到外部繁忙嘈雜的環(huán)境,兩者形成鮮明的對比。
日本集合住宅節(jié)能設計的經驗與特色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研究員、日本大阪市立大學人居環(huán)境學博士王寶剛簡單介紹了日本集合住宅的發(fā)展歷史,他認為,在日本集合住宅的發(fā)展歷程中,他們的住宅形式始終比較合理,住宅的所有形式也很合理,還有就是住宅的規(guī)模比較合理。日本的住宅建設有最低標準、平均標準、誘導標準,最低標準就是居住面積40平米左右,平均標準按照日本均衡發(fā)展是76平米左右。最低標準可以保證住戶過上健康的生活,平均標準可以達到良好的生活,誘導標準就是82.5平米,可以保證住戶過上質量較高的生活。
一般農村的場地都比城市中的場地大,在自然風光中,風格上更容易做到自成一體。這個項目的場地雖然在住宅區(qū)中,但是周圍有著許多空置的土地,非常安靜和開闊,能看見外面的大水田和山脈。
這是由Atelier Norisada Maeda建筑事務所設計的AG+住宅,位于日本。白色建筑外觀,外壁上開口利于通風和采光,同時讓主人毫無阻隔地欣賞周圍的風景。閣樓將內部空間分為兩層,利用率達到最大??蛻粲幸粋€非常明確的要求,那就是盡可能多的設計地板空間。復式天花板的高度是1.4米。由于這一空間在日本建筑法規(guī)中,是不計入總樓面面積的,所以設計師充分利用了這一空間,創(chuàng)建出一個寬闊的閣樓空間。陽光可以直接進入室內,二樓的閣樓空間建設也非常順利。復式的閣樓空間通常被認為是相對次要的空間,但是在這里它卻起到了大作用,就像TOKONO-MA(日本榻榻米房間)的垂直空間,可使室內更加通透,明亮。
圖紙簡介: 本圖是8層住宅建筑給排水專業(yè)設計圖紙,圖紙包括A~J戶型的室內給排水平面設計圖、地下設備層管道布置圖。 投稿網友: xgf7934220 上傳時間: 2014-09-10
位于坡地上的這棟混凝土建筑俯視著日本內海,為當地一家造船廠的工人及其家庭提供了住處。該住宅由富士山建筑事務所設計,兩個垂直相交的體量嵌入地勢中,其屋頂廣場則成為了小鎮(zhèn)鮮有的公共空間。 一條與道路相接的寬闊的階梯連通屋頂平臺,從屋頂透亮的中庭可以將人們帶入下方的 住宅 區(qū)。垂直聳立的塔樓如同一個平衡錘,使這個三層高的水平懸臂結構保持穩(wěn)定。在這個懸臂結構下方形成一個額外的公共區(qū)域,可以讓住戶躲避濱海區(qū)風雨的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