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框架結構的墻體施工是隨著建筑高度增加逐步從下往上砌呢?還是等封頂后從頂層往下砌,并且砌完后就做裝飾?我覺得應該是隨著建筑高度增加逐步從下往上。請大家指教
4層框架結構商場,有局部地下室,部分地下室墻體與框架柱相連;請問:1.建模時是否應將墻體按混凝土墻輸入,然后結構類型依然是框架結構,根據(jù)側土壓力手算墻體配筋?2.如果按混凝土墻輸入,是應該在墻下設置梁,將荷載導到柱上,做獨立基礎,還是應該 直接在混凝土墻下設置條形基礎(或倒T形地基梁),與柱基礎整體現(xiàn)澆?3.如果按混凝土墻輸入,可否做為上部樓板支座?4.如果按混凝土墻輸入,是否會影響框架柱配筋?5.如果地下室墻體不按混凝土墻輸入,僅考慮傳給基礎的荷載(或單獨設置基礎及構造底板), 應該如何操作?
框架結構電梯井允許用磚砌體這一條在規(guī)范的哪一點?前幾天剛看到,現(xiàn)在用到了怎么也找不到,急急急急!!!!!!!!!!
論文發(fā)表摘要:框架結構中填充墻與柱、填充墻與屋梁之間出現(xiàn)裂縫是建筑工程的通病。文章分析了框架結構住宅中墻體裂縫的形成原因,基于此,探討了框架結構住宅墻體裂縫的防范技術。關鍵詞:框架結構;住宅;墻體裂縫;[ 本帖最后由 changjunjie 于 2010-2-12 17:05 編輯 ]
審圖中心提出,抗規(guī)6.1.15 樓梯構件與主體結構整澆時,應計入樓梯構件對地震作用及其效應的影響,應進行樓梯構件的抗震承載力驗算。然后,網(wǎng)上說, 1.與樓梯構件相連的框架柱、框架梁,應計入樓梯構件附加的地震內(nèi)力(尤其是軸力和剪力);
一個大二小師弟做了個框架結構,因為樓梯間內(nèi)縮,所以不規(guī)整(像個凹字),所以凹進去的地方?jīng)]有設置連通的框架邊梁,從結構上說是可以的。但是他老師硬是要他加梁。那么豈不是所有框架都要規(guī)整了?其實可以通過調整梁的剛度滿足抗震要求。他問我我也是這樣認為 的。請教一下大家。謝謝!
公司做一辦公室改建和裝修,移開儲物柜后,業(yè)主發(fā)現(xiàn)墻體與梁的接觸位置有水平裂縫。部分墻體有斜裂縫。要求加固。個人判斷為梁的撓度過大,導致填充墻的砌體結構破壞,梁本身未有開裂,整體結構應為安全。求各位給個鑒定。謝謝!注:房屋為框架結構,樓齡十一年。附圖1:附圖2
問題補充:我的是一層框架結構,墻體是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我在定義墻的類別時,是選填充墻,還是砌體墻?選錯的話,對計算結果有什么影響?
請教下框架結構中框架梁,上通筋,下通筋,上筋,下筋;次梁的上通筋,下通筋,上筋,下筋的鋼筋直徑應該怎么選擇,以哪種為最優(yōu)?
想請教一下,柱子錯位可否按圖2處理,對結構有什么影響?謝謝
在做一個乙類小學三層的框架結構,教學樓出現(xiàn)了單跨單廊,而抗震規(guī)范6.1.5條中說明甲 乙類建筑不應采用單跨框架結構,請問各位前輩們碰到這個該怎么辦,還有構造措施怎么加強,小弟虛心學習 ,謝謝大家!~
本帖最后由 魯煙半島epc 于 2014-1-9 11:26 編輯 一、框架結構中梁柱偏心距的規(guī)范規(guī)定 表 1 框架結構中梁柱偏心的問題 規(guī)范條文 條文
圖紙簡介: 南京框架結構住宅樓,抗震設防7度,其中主要包含結構設計總說明、樁位平面布置圖、基礎平面布置圖、一層板平面配筋圖、一層梁配筋圖、二層板平面配筋圖、二層梁配筋圖、三、四層板平面配筋圖/三、四層梁配筋圖、五層板平面配筋圖/五層梁配筋圖、14.000板平面配筋圖/14.000梁配筋圖等等,圖紙可供參考~ 投稿網(wǎng)友: tomyang0528
圖紙簡介: 多層框架結構,有商業(yè),辦公,和宿舍,功能零散,有參考價值,是日照的工程 投稿網(wǎng)友: shaohan0106 上傳時間: 2014-01-17 <
請教一個問題 大神們有做過8度區(qū)的框架結構么 柱子算出來的配筋率一般控制在多少合適?柱子配筋率只要滿足規(guī)范不超過5%就可以么?我的一個工程,二層框架,8度區(qū),頂層一根梁上柱的配筋呂達到4.9%了,硬配鋼筋合適么?
一個鐘樓 就四根柱子頂個頂板 但是層層內(nèi)收 總高度48米 坡屋面頂標高。8度區(qū)已經(jīng)超A級高度了 B級高度并沒有框架結構相關要求了。設計應該咋辦,必須降高度么,如果不加墻的話。謝謝各位。
框架結構的六層私宅,做結構設計是是否一定要開洞把樓梯做出來呢?還是直接樓板厚度為零就好了。樓梯梁的荷載怎么算?兩端要布上活載嗎?
如照片所示,同一根柱子的問題部位,請問這種情況嚴重嗎?該如何處理?求大神指點。
規(guī)范規(guī)定,框架結構的沉降差,中硬地基土的是0.002L,軟土是0.003L。為什么同樣是一棟框架建筑,在不同的地基上面的沉降差允許不一樣。我理解框架結構控制沉降差是因為防止不均勻沉降產(chǎn)生內(nèi)應力。那應該用同一個標準來衡量才是啊。難道僅僅是因為軟土不容易控制所以特地的放寬了限值嗎?請各位前輩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