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一個工程,框架結構,在樓梯踏步澆筑混凝土時,上部的3--4個臺階與樓梯間的框架梁(不是樓梯梁)之間未用模板隔開,請問:這樣施工的危害性有多大?有補救的方法嗎
小編按:樓梯混凝土澆筑質量不佳,在實際施工中經常可以看到,不僅影響觀感,也影響驗收、評杯等。而現澆混凝土樓梯施工質量較差的根源在哪里?下面給出一個案例,列舉了樓梯澆筑常見質量問題,分析了具體原因,并給出了幾個方案。一、現澆混凝土樓梯常見質量問題:1)樓梯施工縫處理不到位2)踏步表面不方正3)踏步缺角掉棱4)踏步尺寸超標二、原因分析主要原因如下:三、制定對策措施(一)改進模板安裝、加固施工工藝1、模板尺寸放樣及加工:樓梯側模板采用18mm 厚模板,側模板按照樓梯踏步寬度和高度尺寸將擋板與側模板交接的位置及交接面放好樣,并用墨線標示出來,然后根據標好的墨線尺寸在側模板上用圓盤鋸切割出所有擋板的插槽(見圖1)。2、樓梯模板組合安裝:先在搭好的腳手架支撐上支好底模,將側模板底部貼好膠帶后,擱置固定在底模板上面,然后將木板
我的一個干土建的朋友,在海參養(yǎng)殖圈承包了40多個 閘門,2米高,8米長,混凝土用量20立方米1混凝土筏板基礎2剪力墻和閘門頂部3閘門的欄板要進行三次混凝土澆筑,但是麻煩的是海參圈的壩上泵車和罐車是不能進去,而且大壩因為要挖閘門的位置,被挖成一段一段大壩的對面有一條7米寬的道,中間有25米左右的水渠,想盡辦法也不知道怎么澆筑混凝土曾想過的辦法1、泵車行不通的理由:泵車需要12米見方的地方才能作業(yè),道路寬7米,旁邊都是水2、用地泵,但是一個閘門要用20m3的混凝土,分三次澆筑,每打完一次混凝土地泵管子里的混凝土很多,很難處理請問各位高人有更好的辦法嗎,
很多時候高層澆筑混凝土洗泵的水不是打在樓板上,就是打在外架里面,或者外架外面,很多外架的安全網都被污染了。但通常洗泵都是從地泵往上打水,有沒有水從上面往下打的洗泵的方法或者更好的方法?
隨著最后一立方混凝土的注入,上海國際財富中心項目最后一塊大底板混凝土順利澆筑完畢。 本項目大底板施工共分為6個施工段,共計混凝土方量約25000m3。單塊底板最大澆筑混凝土方量7700m3,單塊底板最長澆筑時間歷時30個小時。 ▲北塔樓基礎底板(1-1塊)混凝土澆筑
問題補充:各位老師,請問一,樓地面做法,備注里有走廊、樓梯間。這個樓梯間到底指樓梯間的入戶平臺的樓地面,還是也包括了踏步面、休息平臺。還有天棚抹灰也是,如果備注里有樓梯間,工程量到底算到哪里?我也見過說的很清楚的,如樓梯間裝修做法。老師們一般怎么處理樓梯面層和梯段底板抹灰刷涂料的做法?二,樓梯兩個梯段距離太大了,超過500,一般要求做防護網,這個防護網怎么列項,怎么套子目?三,兩個梯段長短不一樣,那么樓梯的混凝土量怎么計算?謝謝
雨天,一層樓板澆筑,陽臺那兒出了問題??!仔細看千斤頂……歡迎大家來看看,可否提出點建議……[ 本帖最后由 ljptyhj 于 2011-4-13 19:19 編輯 ]
(一) 剪力墻混凝土澆筑 1、 如拄、墻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相同時,可以同時澆筑,反之宜先澆筑柱混凝土,預埋剪力墻錨固筋,待拆柱模后,再綁剪力墻鋼筋、支模、澆筑混凝土。 2、 剪力
目前有一個工程,框架結構,在樓梯踏步澆筑混凝土時,上部的3--4個臺階與樓梯間的框架梁(不是樓梯梁)之間未用模板隔開,請問:這樣施工的危害性有多大?有補救的方法嗎
在本層施工時發(fā)現樓梯配筋原設計為上皮直徑10間距200,下皮鋼筋為12間距150,現施工單位將上下皮鋼筋均錯用為直徑8的鋼筋,現混凝土已澆筑完畢,該采取何種加固措施?
混凝土澆筑完成后,要多久才能刻紋?
1在斜屋面設置雙模板,設置振搗口,振搗完了 振搗口怎么處理?2關于用振動棒震動模板的方法來振搗不容易振搗的部位可不可行?有沒有什么注意點?3斜屋面混凝土澆筑在模板四周彈好控制線,來控制澆筑混凝土的厚度 。因為沒有做過斜屋面,請問是怎么控制的 最后有圖講解?歡迎大家參與討論!
工地澆筑筏板基礎,與四周的剪力墻共同澆筑, 共同澆筑有點麻煩、、我想可不可以先澆筑剪力墻,然后在澆筑底板。。這樣也能保證連續(xù)施工,總工認為不可以。求給點建議
好多混凝土地面第一次打得不是很好,需要二次澆筑,但是由于這一層混凝土比較薄,所以總是出現開裂,起層的現象。請問怎么做才會很好避免這些后果。(告訴我一次澆筑到位除外)從施工準備,澆筑,后期養(yǎng)護幾方面講講。
jgj162-2008的4.1.1的第4點,有個側壓力公式,其中,最后的V,是澆筑速度。但是,這個澆筑速度,如何控制呢?總不可能放混凝土的時候,象漲水那樣均勻地上來,如果是一層一層加的,以多少厚度為一層,間隔多久為宜呢?
新房,衛(wèi)生間墻體混凝土澆筑,室內呈現下寬上窄,差距9公分,求助專家解答:1、國家允許的偏差標準2、施工方、監(jiān)理的責任3、是否可能引起結構安全問題
A) 導管的選用:可采用金屬管和厚壁PVC塑料管,直徑不小于φ250㎜,不大于400㎜.導管使用前,應根據樁長試拼接;B) 根據水下混凝土流動擴散規(guī)律,導管埋深過小,往往使管外混凝土面上的浮漿沉渣挾裹卷入混凝土內,形成夾層;埋深過大,導管的超壓力減少,管內混凝土不易流出,容易產生堵管,并給導管的起升帶來困難。所以,保持合理的導管埋深,對水下混凝土的灌注是非常重要的。正常灌注時,導管埋入混凝土內深度一般為2.5~3.5米,最小深度為1.5~2.0米,最深不超過4米。C) 導管安裝時其底端應高出孔底沉淀土面30~40㎝,初灌混凝土導管埋深應在1.2~1.5米。開始灌注時,為保證第一批混凝土達到要求的埋管高度,以便實現導管底部的隔水,需要計算首批混凝土罐入量。初罐混凝土量計算如下:V=[Л D2(h2+hm)+Лd2h1]÷4 式中:V—初存量(m3);D—實際樁孔直徑(m);D—導管內徑(m);h2—導管底口至孔底高度(m);hm—導管埋深,初灌時不
在灌注過程中,混凝土在導管中下不去,稱為卡管,有如下兩種情況:1) 初灌時隔水栓卡管,或由于混凝土自身的原因,如坍落度過小,流動性差,夾有大卵石,拌和不均勻,運輸途中產生離析,導管接縫處漏水,雨天運送混凝土未加遮蓋,使混凝土中的水泥漿被沖走,粗骨料集中而造成導管堵塞。處理辦法可用長桿沖搗導管內混凝土,用吊繩拌動導管,或在導管上安裝附著式振搗器等使隔水栓下落。如仍不能下落時,則必須將導管連同其內的混凝土提出鉆孔,進行清理和修整,然后重新吊裝導管,重新灌注。并按前述第2)項方法將散落在孔底的拌和物粒料等予以清除。提管時應注意,導管下重上輕,防止翻倒傷人。2) 機械發(fā)生故障或其他原因使混凝土在導管內停留時間過久,或灌注時間持續(xù)過長,最初灌注的混凝土已經初凝,增大了管內混凝土下落的阻力,混凝土堵在管內。其預防方法是灌注前應仔細檢查灌注機械,并準備備用機械,發(fā)生故障立即換備用機械,同時采取措施,加速混凝土灌注速度,必要時,可在首批混凝土中摻入緩凝劑,以延緩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當灌注時間已久,孔內首批混凝土初凝,導管內又堵塞有混凝土,此時處理方法是導管拔出,用吸泥機將孔內表層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