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第4.2.3條“柱下獨立樁基承臺的最小配筋率不應小于0.15%?!痹O計院設計承臺截面1200×1200mm,配筋為上下各9支14鋼筋,配筋量上下各為As=1385mm2.我理解規(guī)范的最小配筋率應為單側(cè)配筋量,應為1200×1200×0.15%=2160mm2(受彎構件、偏心受拉、軸心受拉構件一側(cè)的受拉鋼筋),不知道我的理解對否?設計院的配筋量是不是小了?[ 本帖最后由 zje5136 于 2010-5-27 15:56 編輯 ]
實際設計工作中一柱一樁承臺,如按構造配筋還需滿足0.15%嗎?對于厚點的承臺是否可以理解為只要配筋不小于12@200,就可以。即實際中取0.15%和12@200的小值?(朱總對獨基的配筋是這么解釋的)歡迎干過實際的工程的踴躍發(fā)言,交流一下
經(jīng)常會有用戶咨詢兩樁承臺配筋這么顯示是什么意思,該如何配筋?如下圖所示:
請問單樁承臺實際設計時的高度和配筋如何考慮?單樁臺不需要考慮沖切,抗剪,抗彎,但配筋和高度如何確定呢?如果是按構造,怎么個構造法才合適?比如我1米樁徑的灌注樁,單樁承載力特征值為6000KN,承臺出樁邊200MM,那么承臺高度和配筋如何考慮才合適呢?另外關于兩樁臺的沖切,其沖切錐體只考慮兩個對邊嗎?是否應考慮一個是柱邊不小于45度角擴散到的樁邊,另一邊按MIN(H0,1/2承臺寬度),按這樣一個四邊體來考慮呢?請高手指教。
地基規(guī)范上說的:4.聯(lián)系梁頂面宜與承臺位于同一標高。聯(lián)系梁的寬度不應小于250mm,梁的高度可取承臺中心距的1/10-1/15;其實這句話給我們自由的空間很大!當?shù)亓喉斉c承臺頂?shù)雀邥r,梁的長度其實比軸線之間的長度短很多。有些人僅按一層的荷載算,梁長按承臺之間的凈距,然后把計算結(jié)果稍放大一點,有些人說主要考慮加強整體的聯(lián)系和一些意外因素,直接按軸線距離的1/10算,兩種做法算出來的梁高經(jīng)常差很多。配筋也是按個人的想法不同而差得很多,比如300X700的梁,按一層荷載算得出的計算書是很小的,有的人上下筋各配3根18,有的人上下筋各配3根22。只要按一層荷載算時配筋足夠,審圖的就不會說。像多樁承臺,其實大部分彎距還是讓承臺承受,變成樁的豎向力了啊按梁上線荷載計算,地梁配筋是很小的,按柱底軸力的1/10算梁的抗拉,配筋是很大的,不知什么時候一定要算抗拉?不知各位同行是怎樣設計承臺梁的?[ 本帖最后由 xiaohuanggong 于 2011-10-8 22:
《樁基規(guī)范》和《地基規(guī)范》雖然明確了承臺的構造尺寸及配筋要求,但大家認為一柱一樁承臺受力并不同于多樁承臺,因此關于一柱一樁承臺的尺寸及配筋常有爭議,筆者查了一些資料對此進行總結(jié)。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
大家來討論一下抗拔樁承臺的受力,以兩樁臺為例,僅考慮樁抗拔時的情況。如:承臺面是否存在拉力;底板為梁板結(jié)構時,如何根據(jù)梁傳來的浮力配筋;底板為大板結(jié)構時,如何根據(jù)板傳來的浮力配筋。
高規(guī)8.5.15-3說 對于3樁承臺,最里面的3根鋼筋圍成的3角形應在柱截面范圍內(nèi) 是說這個3角形必須全部在柱范圍內(nèi)嗎 可是06G101-6 3樁承臺配筋62頁配筋圖中 最里面的3根鋼筋圍成的3角形只是大部分在柱范圍內(nèi) 不是全部在柱范圍內(nèi) 應該按哪個執(zhí)行?
請問單樁承臺實際設計時的高度和配筋如何考慮?單樁臺不需要考慮沖切,抗剪,抗彎,但配筋和高度如何確定呢?如果是按構造,怎么個構造法才合適?比如我1米樁徑的灌注樁,單樁承載力特征值為6000KN,承臺出樁邊200MM,那么承臺高度和配筋如何考慮才合適呢?另外關于兩樁臺的沖切,其沖切錐體只考慮兩個對邊嗎?是否應考慮一個是柱邊不小于45度角擴散到的樁邊,另一邊按MIN(H0,1/2承臺寬度),按這樣一個四邊體來考慮呢?
問題補充:俺是個新人,網(wǎng)上了翻了些資料...覺得應該是個梁式配筋..但感覺怪怪的囧只能跑來論壇請教大大們,講解得越詳線越好...謝謝!!!
今天做一個人工挖孔樁基礎,一柱一樁,設置了樁承臺(樁帽)。看了樁基規(guī)范,承臺的最小配筋率是0.15%,但也看到一些別人的圖紙,好你不怎么管配筋率問題,承臺做到900mm高了,配筋只是A12@150,很困惑,請高手給點意見,最好說下是規(guī)范哪里有規(guī)定。:hug:[ 本帖最后由 leeqbbs 于 2010-8-30 00:21 編輯 ]
今天下午用樁筏有限元計算了一個樁基礎,結(jié)果出來之后不知道怎么根據(jù)結(jié)構來配筋。如下圖所示,計算結(jié)果是X\Y方向的配筋,但是三角承臺的鋼筋的是平行承臺邊布置的,這讓我不知所措,公司也沒人懂。在群里求助也沒有結(jié)果,求高手指點迷津。 我的問題:是如何根據(jù)X/Y向的計算結(jié)果來選鋼筋。滿足計算要求。
今天下午用樁筏有限元計算了一個樁基礎,結(jié)果出來之后不知道怎么根據(jù)結(jié)構來配筋。如下圖所示,計算結(jié)果是X\Y方向的配筋,但是三角承臺的鋼筋的是平行承臺邊布置的,這讓我不知所措,公司也沒人懂。在群里求助也沒有結(jié)果,求高手指點迷津。 我的問題:是如何根據(jù)X/Y向的計算數(shù)據(jù)來選鋼筋。滿足計算要求。 ************根據(jù)X/Y向的計算數(shù)據(jù)來選鋼筋。滿足計算要求。 ************根據(jù)
為什么有的承臺是雙層,甚至多層的配筋,而圖集上面卻是一層的配筋?這些配筋是怎樣確定的呢?。其他層的鋼筋會與最下層鋼筋一樣,平均分擔豎向力嗎?,還需要承擔彎矩等其他力嗎?。有點困惑啊~~~~求前輩解答?。。?/p>
600x800砼雙柱間距1.5m并排放置,5樁承臺高1.2m,中間樁在兩柱之間,請問在承臺頂是否需要配負筋?
有人建議我用satwe有限元按照厚板算把下面的樁輸入成下層柱子上面的柱子就是上層柱子但是這樣以來多樁上面的厚板直接放在樁上?那樁上面不是要設置暗梁才可以呀這樣一來厚板中間做暗梁,而且在上面的柱子下面也要設置暗梁這樣一個承臺做下來不是太復雜了?
做了一個工程,有些兩樁承臺,只配了底部縱向受拉鋼筋,沒有按樁基2008版規(guī)范配置分布鋼筋,現(xiàn)場已經(jīng)施工完畢了,審圖的提出來了,可是現(xiàn)場已經(jīng)沒有回改的余地了。查了下基底反力,素混凝土滿足受剪承載力。但是新的樁基規(guī)范兩樁承臺要按深受彎構件配置水平鋼筋和豎向鋼筋,那就有配置的道理?,F(xiàn)在沒有水平和豎向鋼筋是否有大的問題,心里糾結(jié)。請各位指導下
一個厭氧罐基礎。罐子直徑5.7米高15米 滿載包自重 440T 如圖。我先做了個計算,鋼筋都出了,是梁板結(jié)構,梁也不大400X600,板厚220雙向12@125。后來甲方拿來了他的圖紙,是承臺結(jié)構,承臺厚1米,雙面雙向18@100。不過圖中的罐子更大,他的是9米直徑 9個樁。改成承臺結(jié)構我同意,不過配筋方法我還是堅持我的,我的歸根結(jié)底還是梁板結(jié)構,只是板和梁一樣高,和三樁承臺一樣的道理。大家覺得圓形承臺該如何配筋??圖中是這樣的(下面一排圖紙),我的更小才5.7米,所以樁少了兩個,所以我堅持我的配筋方法。(上面一排圖紙是我的)。。發(fā)上來大家看看鋼筋到底該如何放置,是圖中的正確還是我的更合理?[ 本帖最后由 jiangjunqi1980 于 2011-9-27 15:31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