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背景1.1工程概況杭B-02項目工程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qū)大關路以北,紫荊路以南。本工程地下車庫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面積為38692m2,地上18層,地下3層,基坑深度從-15.15m到-19.25m不等。本工程±0.00m相當于絕對高程5.25m。1.2水文地質條件本場地地勘深度范圍內(nèi)的淺地下水類型主要為第四系孔隙潛水??紫稘撍饕x存于淺部粉質黏土和含砂(礫)粉質黏土中,具弱滲透性,其中潛水含水層厚度在5~12m,故暫不考慮降水,基坑底部設明溝排水。土層分布為:①雜填土,②黏質粉土,③1淤泥質粉質黏土,③2淤泥質粉質黏土,④粉質黏土,⑤粉質黏土,⑥粉質黏土,⑦粉質黏土,⑧1粉質黏土混粉砂,⑩1強風化鈣質砂巖,⑩2中等
請問各位,現(xiàn)在基坑的圍護結構一般都是怎么設計的?比如說用什么軟件,參考哪些規(guī)范,或者有什么經(jīng)驗之類的。我碩士論文想做圍護結構優(yōu)化設計方面的,想了解下行情,謝謝呵呵
小弟今天看到了一個基坑支護方案,里面提到:圍護結構內(nèi)設三道混凝土支撐,三道鋼支撐,其中第五道支撐倒撐。。。想請教一下各位,什么叫倒撐?
[url=]基坑圍護結構變形模式對地表沉降的影響[/url]
1工程背景 1.1工程概況 杭B-02項目工程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qū)大關路以北,紫荊路以南。本工程地下車庫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面積為38692m2,地上18
引言地鐵建設必然涉及超深基坑的開挖,超深基坑開挖帶來的變形問題一直是研究的熱點與難點,這與其中很多復雜的不確定因素有關,如土層的不規(guī)律分布,土體結構的復雜性,地下水的滲流作用,土體與支護結構的共同作用等。基坑變形帶來的最直接表現(xiàn)就是周圍土體的不均勻沉降、圍護結構的變形,進而導致周圍建筑物的沉降與傾斜以及路面開裂。圍護結構與基坑變形有著直接關系,因此加強對基坑圍護結構變形的觀測與研究有重要意義。雖然南京已經(jīng)初步有地鐵超深基坑開挖經(jīng)驗,但南京地區(qū)地質復雜,每個區(qū)域都有不同的地層構造。本文以南京地鐵3號線常府街站為工程依托,結合有限元分析軟件,對南京地鐵常府街站基坑圍護結構的水平位移變形情況進行分析,得出不同圍護結構厚度對基坑圍護結構水平位移變形的影響。由于實際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具有較大的離散型,故在此采用數(shù)理統(tǒng)計的方法對現(xiàn)場監(jiān)測資料進行整理和歸納,并將模擬結果與現(xiàn)場資料結果相比較,得出該車站基坑圍護結構的水平位移
摘要:在天津城區(qū)地鐵隧道采用明挖法施工時,當?shù)刭|條件復雜,不宜于施工水泥攪拌樁止水帷幕時,常采用地下連續(xù)墻。本文對鉆孔咬合樁這一圍護結構型式在天津地鐵改、擴建工程中的首次應用進行了詳細介紹,對其在天津地鐵基坑中的應用進行了實際工程監(jiān)測,并進行了評價分析,認為咬合樁在地鐵施工中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基坑;鉆孔咬合樁;工程監(jiān)測 1.前言 天津目前正在進行大規(guī)模地鐵建設,其中在市區(qū)部分地段采用了明挖法[1].由于城市中心地帶建筑物、交通設施稠密,故地鐵工程的基坑開挖只能在支護結構保護下進行垂直開挖。目前地鐵深基坑圍護結構一般采用的形式有鉆孔灌注樁加水泥攪拌樁復合結構,地下連續(xù)墻結構和SMW工法[23].相對上述圍護結構,鉆孔咬合樁在天津較少有應用。該方法在國外及國內(nèi)部分地區(qū),已具備成熟的施工經(jīng)驗與工法,有很多成功的工程實例。其適用于沿海地區(qū)軟弱地層、含水砂層地質情況下的地下工程深基坑圍護結構的施工。它采用的是鋼筋混凝土樁與素混凝土樁切割咬合成排樁的型式,其圍護和止水效果很好,工程造價比地下連續(xù)墻和人工挖孔樁要低20%~3
基坑圍護結構的水平支撐,動畫演示水平支撐的結構體系。采用雙圓孔設計有效節(jié)約成本,但是對施工要求相對高些。
《荷規(guī)》8.3.4關于維護結構從屬面積的折減問題,蘭定筠的《實戰(zhàn)訓練》中只折減外墻體形系數(shù)(如0.8*0.8+0.2),是否正確,還是應該0.8*(0.8+0.2)
復雜環(huán)境條件下基坑圍護結構的設計
圖紙簡介: 地鐵車站主體圍護結構施工圖,地下連續(xù)墻加內(nèi)支撐方案,基坑深度約16m。 投稿網(wǎng)友: shiheng2006 上傳時間: 2014-06-24 <
給大家送上一個現(xiàn)行建筑工程技術資料。它對工程技術人員會有很大的幫助。
雙排樁.rar[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0-12-18 21:27 編輯 ]
一幢80m的高層建筑,設計使用年限是100年,在計算70m高度處的圍護結構的承載力時,基本風壓應采用何值?根據(jù)規(guī)范①《荷規(guī)》8.1.2條及條文說明;②《高規(guī)》4.2.2條及條文說明,我認為應該取100年重現(xiàn)期的風壓值,且不用乘以1.1的增大系數(shù)。但是我看的參考書上采用的是50年的基本風壓并乘以1.1的增大系數(shù),我就產(chǎn)生了疑問。希望能得到大蝦的解答。
各位論壇的大大們,小女子求助個《荷規(guī)》的問題。8.1.1及8.1.2條文說明中提及的:對風荷載比較敏感的高層建筑,此類構筑物中的圍護結構,其重要性與主體結構相比要低些,可仍取50年重現(xiàn)期的基本風壓。此處的說明感覺上并不是太明朗。首先,100年的建筑應該取50年的。(明確)
根據(jù)《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2012版8.1.2條及其條文說明:對風荷載比較敏感的高層建筑和高聳結構,以及自重較輕的鋼木主體結構,其基本風壓值仍可由各結構設計規(guī)范,根據(jù)結構的自身特點,考慮適當提高其重現(xiàn)期;對于圍護結構,其重要性與主體結構相比要低些,可仍取50年;這個50年是和上面主體結構取基本風壓重現(xiàn)期50年一致,還是說主體結構取50年或者100年,圍護結構都去50年?根據(jù)《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2012版3.2.5-2條:對雪荷載和風荷載,取重現(xiàn)期為設計適用年限。如果高層建筑設計年限為100年,是不是圍護結構就要取重現(xiàn)期為100年呢?
柱子綁扎吊裝 a 鋼柱進場后按照吊裝平面圖的位置將鋼柱擺好,并檢查型號、編號是否正確。鋼柱進場后平面位置見下圖。 b 柱子起吊前,應從柱底向上2300mm處,用紅油漆劃一水平線,以便安裝固定前后作復查平面標高基準用。 c柱子安裝屬于豎向垂直吊裝,為使吊起的柱保持下垂,便于就位,確定綁扎點在牛腿下部。為防止柱邊緣的銳利棱角,在吊裝時損傷吊繩,用舊車橡膠帶隔開,套在棱角吊繩處。注意綁扎牢固,并易拆除。 d鋼柱上要綁扎好臨時鋼梯、高強螺栓安裝工作平臺的卡具。 e為避免吊起的柱子自由擺動,應在柱底上部用麻繩綁好,作為牽制溜繩,調(diào)整方向。 f 根據(jù)場地情況吊裝采用旋轉法: 吊裝前的準備工作就緒后,首先進行試吊,鋼柱起吊離地高度為200mm
(一) 保溫、 承重合二為一 ——如承重材料或構件 具有足夠的力學性能外, 同時還具有足夠的熱阻值, 就能二合為一體。 如: 混凝土空心砌塊、 輕質實心砌塊等。 多用于低層或多層墻承式建筑。 (二) 單一輕質保溫構造 優(yōu)點: 保溫性能好, 自重輕,使用靈活, 施工方便; 缺點: 熱穩(wěn)定性差, 墻體縫隙大, 會出現(xiàn)熱橋效應。
知識點:圍護結構的蒸汽滲透及冷凝 一、 外圍護結構中的水分遷移 當材料內(nèi) 部存在壓力差( 分壓力或總壓力)、 濕度( 材料含濕量) 差和溫度差時, 均能引 起材料內(nèi) 部所含水分的遷移, 從高勢位面向低勢位面轉移。 材料內(nèi) 所包含的水分, 可以以三種形態(tài)存在: 氣態(tài)( 水蒸氣) 、 液態(tài)( 液態(tài)水) 和固態(tài)( 冰) 。 在材料內(nèi) 部可以遷移的只是兩種相態(tài): 一種是氣態(tài)的擴散方式遷移( 又稱水蒸氣滲透) ; 一種是以液態(tài)水分的毛細滲透方式遷移。 當室內(nèi) 外空氣的水蒸氣含量不等時, 在外圍護結構的兩側就存在著水蒸氣分壓力差, 水蒸氣分子將從壓力較高的一側通過圍護結構向低的一側滲透擴散。 若設計不當, 水蒸汽通過圍護結構時, 會在材料的孔隙中凝結成水或凍結成冰, 造成內(nèi) 部冷凝受潮。
措施上說外墻的最大傳熱系數(shù)不宜超過1.5w/m2℃,可是建筑給我的條件就是一個200的外墻,其它的就沒有了,那我怎么計算呢?是就按1.5w/m2℃計算,還是要根據(jù)實際的來。建筑物的外圍護結構是否能滿足節(jié)能設計標準是由建筑專業(yè)核算還是由我們專業(yè)來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