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學了電流互感器過電壓保護器方面的知識,與大家分享。電流互感器(CT)在電力系統(tǒng)中,廣泛應用于一次測量與控制。在正常工作時,互感器二次測處于近似短路狀態(tài),輸出電壓很低。當二次繞組開路或一次繞組流過異常電流(如雷電流、諧振過電流、電容充電電流、電感啟動電流等),都會在二次側產生數(shù)千伏甚至上萬伏的過電壓。這不僅給二次系統(tǒng)絕緣造成危害,還會使互感器過激而燒損,甚至危及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使用電流互感器過電壓保護器就能夠有效防止因電流互感器二次側開路引起的事故。保護器主要用于各種CT二次側的異常過電壓保護。保護器并聯(lián)接于二次繞組兩端,正常運行時漏電極小,成高阻狀態(tài)。當發(fā)生異常過電壓時,保護器迅速動作而短路,面板上顯示故障的部位,并有無源信號輸出。當故障排除后,電路
CTB電流互感器過電壓保護器主要用于電力系統(tǒng)中的一次測量與控制,可接各種生光報警或提供給綜合保護裝置使信息遠傳。同時,它的型號分為1到18個繞組,而它的工作原理:當保護動作時,常開閉合,常閉打開。CTB電流互感器過電壓保護器在電力系統(tǒng)中廣泛應用于一次測量與控制。在正常工作時,互感器二次側處于近似短路狀態(tài),輸出電壓很低;在運行中如果二次繞組開路或一次繞組流過異常電流(如雷電流、諧振過電流、電容充電電流、電感啟動電流等),都會在二次側產生數(shù)千伏甚至上萬伏的過電壓。這不僅給二次系統(tǒng)絕緣造成危害,還會使互感器過激而燒損,甚至危及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因此使用CTB電流互感器過電壓保護器就能有效的防止因電流互感器二次過壓所造成的事故。
貼牌貼成這樣了,厲害!
過電壓保護器什么時候用比較好,我們這里的高壓電機單臺加了過電壓保護器,我很不明白,這臺電機的母線一般電壓都很穩(wěn),為什么需要這個東西
凝露控制器監(jiān)控器,凝露溫度控制器監(jiān)控器,溫度監(jiān)控器控制器,濕度控制器監(jiān)控器,溫濕度控制器監(jiān)控器,鋁合金電加熱器,開關狀態(tài)顯示儀、開關柜智能操作裝置、電流互感器過電壓保護器、變壓器溫度控制器、電力高壓開關柜成套專用儀器儀表,開關柜箱變等成套設備防潮濕防凝露加熱器、微機保護、LK系列、LWK系列、WSK系列、WK系列、KS系列、DJR系列、廣泛應用于配電柜,端子箱,操作機構箱,紀保柜,變電站環(huán)境監(jiān)測與保護.
10KV柜子里有時候有電流互感器CT二次保護器,遇到一個低壓柜里也畫了電流互感器二次CT保護器,還是第一次遇到,低壓電流互感器有沒有必要加二次CT保護器呢?請大家發(fā)表意見!
在標準中,流變二次繞組匝間過電壓試驗非被試繞組開路處理,疑問點在于,非被試繞組在加壓的時候也會有感應電壓,直接懸空感覺并不好?;蛘哒f這種處理有什么特殊意義嗎。求大神指教。
圖中為10kV高壓補償圖,想請教為什么用兩個過電壓保護器,而且過電壓保護器的型號不一樣?
今天看一個高壓柜里面有這個東西,原來在其他高壓柜里面沒注意過。一般來說有必要用它嗎?保護器的基本元件是本公司自行研制的特種Zn0壓敏電阻,它并聯(lián)于CT二次被保護繞組兩端,正常運行時壓敏電阻兩端的電壓小于20V。此時壓敏電阻處于近似斷路的高阻狀態(tài),通過它的電流稱為泄漏電流,小于1mA,對該回路保護動作值和表計準確度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當二次回路開路或一次繞組出現(xiàn)異常過流時,在二次繞組中產生的電壓遠遠高于正常運行電壓(數(shù)值取決于CT本身參數(shù)和運行情況),此時并接的壓敏電阻瞬間進入導通狀態(tài)。由于Zn0壓敏電阻的固有特性,過電壓被有效地限制在選定值以下,進入穩(wěn)定的短路狀態(tài),從而徹底避免了過電壓危害。保護器能在過壓產生的20ms內可靠地將二次繞組短接并發(fā)光顯示,能提供開路(或過壓)信號與閉鎖差動保護的接點。故障排除后,將其復位即可再次使用,動作壽命可達上萬次之多,運行穩(wěn)定可靠。[ 本帖最后由 xinshiji168 于 2013-1-9
我們公司10kV系統(tǒng)出線柜內已經有好幾個三相組合式過電壓保護器炸毀,雖說有質量的因素在里邊,可頻繁的炸毀可扛不住了。因為保護器就裝在開關柜出線的邊上,故障時短路弧光很容易波及出線,造成10000A以上的短路電流,電網瞬間壓降很大。大神們有什么好的建議沒有,坐等!
德國Leutron(www.leutron.de)有專門應用于變電站電流互感器及電壓互感器的防雷器,它采用的是火花間隙型器件,為Leutron專利產品,瑞士ABB是這一產品的最大用戶,可耐受100kA 10/350us直擊雷沖擊,10次100kA 8/20us感應雷沖擊,雷擊電流啟動閥值有650V、1000V、3000V可選,工頻放電電壓有70V、350V、1414V可選,啟動更迅速,火花間隙產品因為是依靠擊穿金屬電極放電,暫時過電壓耐受水平要比氧化鋅電阻強,不存在漏電流和老化的問題,性能更可靠和穩(wěn)定;而且針對電流互感器在空載時產生的過電壓,Leutron火花間隙帶有溫度監(jiān)測旁路,可以避免被續(xù)流燒壞,它的工作原理:當由于續(xù)流導致間隙溫升到一定水平,溫度監(jiān)測線路短路,泄放續(xù)流,施放火花間隙,溫度監(jiān)測線路恢復開路狀態(tài)。LEUTRON原為西門子防雷器件研發(fā)及生產部門,2000年被收購,從1941年開始,一直從事火花間隙及放電管的研發(fā)及生產,擁有多項專利技術,解決了火花間隙產品放電電壓低,續(xù)流等問題。目前剛剛進入國
我在看圖的時候看到變頻器輸出至電機之間 三相電源線其中有一根線穿過一個電流互感器(繞了10圈)然后再接到電機上,請教各位高手解釋為什么要經過電流互感器,謝謝!
電壓互感器在PT柜內一定要裝,它在那有兩個要求,1是做計量和測量電壓,2是絕緣監(jiān)測。電流互感器在PT柜內是計量和測量電流大小,在低壓也是計量和測量電流大小,在高壓還有電流保護和差動保護。這一些只能根據(jù)需要來定。
摘自《工業(yè)與民用配電設計手冊》保護用電流互感器一、保護用電流互感器的選擇(1)、保護用電流互感器除應滿足一次回路的額定電壓、額定電流和短路時的動、熱穩(wěn)定要求外,還應按照電流互感器的10%誤差曲線進行校驗,在保護裝置動作時,誤差不超過10%。(2)、保護裝置和測量表計一般分別由單獨的電流互感器繞組供電。(3)、保護裝置(過流保護及差動保護裝置)應采用準確度為B級的電流互感器。 為了減小差動保護裝置的不平衡電流,可采用下述方法盡量降低電流互感器的負荷阻抗: 1)、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內盡量不連接其他繼電器和儀表; 2)、連接導線應盡量縮短; 3)、兩組電流互感器的型號盡可能相同,并且負荷對稱。(4)、在同一準確等級下,電流互感器的允許二次負荷,當電流互感器兩個二次繞組串聯(lián)時比單個繞組時加大一倍,并聯(lián)時減小一半。
10/3kV變電所的10kV進線斷路器,還有變壓器到3kV系統(tǒng)進線斷路器,都需要采用3CT嗎?見過一個66kV/3kV的系統(tǒng):66kV電源進線是3CT,然而66kV變壓器一次的保護是2CT;66kV變壓器二次側到3kV系統(tǒng),3kV系統(tǒng)進線斷路器又是3CT。上述10/3變壓器和66/3kV變壓器都是YD11接線,非直接接地系統(tǒng)。
本文為轉貼電流互感器運行特性分析電流互感器二次開路的特性分析以及解決方法,電流互感器運行的特定條件。 關鍵字:電流互感器 運行特性 在電工手冊及各類教材中,對電流互感器二次開路運行的結論是:“電流互感器二次開路產生幾百伏、lkV~10kV的危及人身安全的高壓;鐵芯嚴重發(fā)熱,燒壞電流互感器?!边@也是電力界公認的法規(guī)。 我們科技服務小組在檢修學校配電盤的一只無示數(shù)電流表時發(fā)現(xiàn),與其相串聯(lián)電流互感器二次開路運行,實測電壓為2.6V,恢復其原閉路接法,同時在主回路串入型號、變化相同的電流互感器,二次開路長期運行,并不發(fā)熱。這說明:目前實際應用的電流互感器運行特性與一百多年來傳統(tǒng)的結論相比,有著不容忽視的重大差別。為了分析電流互感器運行參數(shù),在電業(yè)公司和校黨總支部大力支持下,我們將收集到的0.5kV和10kV兩個耐壓等級,變電站用的LQJ,LFC,LFCD,母線穿心式lMK,LMKl,LMZ,LMZ1,LMZJ1和在平度已被淘汰的LQG等9個系列,北京、天津、上誨、沈陽、合肥等20個廠家生產的變化30/5~20
近期公司的過電壓保護器接連放炮,都是變壓器的。平時變壓器的電流非常小,基本上是空載,也沒有停送電操作。怎么會突然放炮呢?10KV系統(tǒng)。
很好的資料 掙對過電壓的解決方案
請問各位大神,高壓柜內電流互感器保護級10P10中后面的10如何選擇,如果只知道開斷電流是25KA
ZB-FGB系列過電壓保護器是我公司針對現(xiàn)行各類過電壓保護器保護弱點而研制的新一代替代產品,專用于35kV及以下中壓電網中。 主要用于保護變壓器、電動機、并聯(lián)補償電容器等電器設備的絕緣,使其免受過電壓的損壞。本系列產品可有效限制大氣過電壓及各種真空斷路器引起的操作過電壓
電流互感器過電壓保護器
電流互感器過電壓保護器專題,為您提供電流互感器過電壓保護器相關的專業(yè)交流帖進行參與,歡迎您參與電流互感器過電壓保護器 相關的專業(yè)交流討論,更多電流互感器過電壓保護器相關內容請訪問
土木在線論壇相關帖子
分享用戶量
下載熱度
相關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