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做一個項目的初步設計,甲方目前未提供勘察報告,想試算一下:抗震的一些參數按照抗規(guī)就行。但是場地類別不知道,看有沒有山東的朋友告知一下,不勝感激!
抗震設計規(guī)范6.1.2條規(guī)定了無關,而且施嵐青的答題指導里有些題目也是說無關。但根據高規(guī)第4.8.4條,抗震等級似乎跟場地類別又是有關系的。以哪本規(guī)范為準呢?請各位大蝦指教。
問一下,有江蘇宿遷的朋友嗎?或者做過江蘇宿遷的項目? 江蘇宿遷的場地類別是多少? 二類,還是三類場地??? (因為是前期,缺少地勘資料)
請教大家,一個建筑包含了兩個場地類別該怎么處理呢?地質報告中這樣寫的: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該場地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設計地震基本加速度值為0.10g,等效剪切波速平均值Vse=500m/s;屬中硬場地土,場地類別為I
抗震等級與場地類別有關嗎?抗震設計規(guī)范6.1.2條規(guī)定了無關,而且施嵐青的答題指導里有些題目也是說無關。但根據高規(guī)第4.8.4條,抗震等級似乎跟場地類別又是有關系的。以哪本規(guī)范為準呢?請各位大蝦指教。
找了很久找到的,,,希望對大家有用,,,,
我們一個工程地下室有一半在二類場地,一半在三類場地。大底盤上還有住宅,不想全部按三類算。是否可以在場地類別變換處設縫分開?這樣就能各算各的了吧。
題目來源: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yè)考試專題精講--建筑抗震設計P78:4.1.10題1.d0v是不是應該為32-2=302.計算深度d0為啥要-2希望大家?guī)兔匆幌?/p>
想了解一下遵義新蒲新區(qū)是什么場地類別,那邊大概是什么地質情況。是不是喀斯特地貌,地基是如何處理的。請教對此地熟悉的大神們,萬分感謝!
二類場地中,局部有淤泥導致的部分區(qū)域波速測試結果不理想,小于150m/s。 大家談談能通過局部區(qū)域的地基處理,改變剪切波速的測試結果(大于150m/s),來調整場地類別為二類嗎?
工程類別:一,工程類別的標準一、建筑工程類別劃分標準項 目 一 類 二 類 三 類 四 類 工業(yè)建筑 單層廠房 跨度 m >24 >18 >12 ≤12 檐高 m >20 >15 >9 ≤9 多層廠房 面積 ㎡ >8000 >5000 >3000 ≤3000 檐高 m >36 >24 >12 ≤12 民用建筑 住宅 層數 層 >24 >15 >7 ≤7 面積 ㎡ >12000 >8000 >3000 ≤3000 檐高 m >67 >42 >20 ≤20 公共建設 層數 層 >20 >13 >5 ≤5 面積 ㎡
高規(guī)3.9.1條2款的規(guī)定,丙類建筑當場地為一類時,可降低一度采取構造措施。 對于一棟8度區(qū)的一類場地上的高層建筑,確定其抗震等級時應該按8度還是7度?求教了 謝謝
在做一單層框架結構,層高6.9m,三類建筑場地,計算結構Y方向層間位移角1/448,改為二類建筑場地,結果1/620,滿足要求,請各位討論以下,建筑場地類別對層間位移角的影響!
建筑場地類別是個非常關鍵的因素,曾經比較過三類場地和二類場地的計算結構,發(fā)現差異較大,現在請教各位,從本質上,場地類別對結構計算的影響到底在什么地方反映?最好結構規(guī)范、公式給予詳細說明!謝謝各位
論文簡介:通過不同類型的典型自由場地地震動力反應分析, 研究了場地條件對杭震設計反應諳平臺段放大系數及特征周期的影響規(guī)律。分析結果表明, 現行抗震規(guī)范采用的設計反應譜未能反映不同場地條件下反應語平臺段放大系數的差別, 規(guī)范中場地類別的劃分與設計反應譜特征周期不協(xié)調, 據此提出了相關改進建議 投稿網友:lianl
在2010年一級注冊考試中有一題就是關于地面粗糙度類別選取的計算題目。 荷載規(guī)范7.2.1中規(guī)定地面粗糙度可分為A、B、C、D 四類:——A 類指近海海面和海島、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區(qū);——B 類指田野、鄉(xiāng)村、叢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較稀疏的鄉(xiāng)鎮(zhèn)和城市郊區(qū);——C 類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區(qū);——D 類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較高的城市市區(qū)。條文解釋中這樣解釋的:1 以擬建房屋為中心、2km為半徑的迎風半圓影響范圍內的房屋高度和密集度來區(qū)分粗糙度類別,風向原則上應以該地區(qū)最大風的風向為準,但也可取其主導風向;2 以半圓影響范圍內建筑物的平均高度來劃分地面粗糙類別。當平均高度不大于9m時為B類;當平均高度大于9m但不大于18m時為C類;當平均高度大于18m時為D類;3 影響范圍內不同高度的面域可按下述原則確定,即每座建筑物向外延伸距離等于其高度的面域內均為該高度,當不同高度的面域相交時,交疊部分的高度取大者;4 平均高度取各面域面積為權數計算。關鍵就是平均高度的計算,本
場地類別為Ⅲ類,0.15g地區(qū),應按8度采取抗震構造措施;同時本工程又屬單跨框架,按規(guī)定,抗震等級應提高一級。那么抗震等級應如何取值?抗震等級是按二級計算?還是抗震等級按二級,再提高一級抗震構造措施?還是抗震等級直接提高到一級計算?
本帖最后由 結設是藝術 于 2013-10-23 21:19 編輯 場地影響周期,類別共分五區(qū)。大則抗震不利,小則造價降低。參見《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5.1.4表5.1.4-2201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