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學習規(guī)范,幾個問題很困惑: 1.在現(xiàn)行的抗震規(guī)范中給出了“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但這個參數(shù)在實際的設計和計算中到底有什么實際作用?因為直接按照設防烈度就可以得到反應譜的設計特征和最大反應系數(shù),根本用不到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 2.另外規(guī)范上分別給出了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所對應的最大影響系數(shù),但為何又不給出對應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的地震加速度?基本地震加速度對應的是多遇地震還是罕遇地震?既然有基本地震加速度,是否有基本地震? 3.如果不考慮結構的共振效應,是否可以直接用基本地震加速度乘以質量得到地震作用? 請大家?guī)兔卮稹?
某工程2013年按照《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 抗震設防烈度7度,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5g進行設計,現(xiàn)在需要改造,擬在現(xiàn)有變頻器旁邊增加2臺3噸重的變頻器,《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2016年版) 抗震設防烈度8度,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20g。根據(jù)《建筑抗震鑒定標準》GB 50023-2009的規(guī)定采用《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的要求進行加固處理,這樣不僅增加變頻器部位的結構構件需要進行加固,整個建筑的結構構件均需要進行加處理,工程費用增加較大,個人認為《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 的要求能夠滿足抗震設防目標的基本要求及抗震設防“三水準”的要求,若如此加固不符合投資―效益準則。請有經驗的大咖給出點建議。
其他城市本人沒怎么做過,僅針對武漢地區(qū)來講,武漢分七個震區(qū),各個地區(qū)參數(shù)不一樣,類舉3A類,地震峰值加速度最大值為30,地震影響系數(shù)最大值為0.075,特征周期0.40,特征周期不知道怎么弄的,因為并沒有確定場地類別, 問題是,確定結構烈度是按7度來算還是6度來算的?因為參數(shù)都是接近于7度,我的想法是按7度來查詢,但是同事的意見是6度,求高手告知。 補充,武漢在全國劃分中是6度區(qū)~
首先要明確建筑壽命、設計使用年限和設計基準期的含義。 建筑壽命指投入使用的總時間,即從建造開始直到建筑毀壞和喪失使用功能的全部時間。 設計使用年限指設計規(guī)定的結構和結構構件不需進行大修即可按其預定目的使用的年限,即房屋建筑在正常設計、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一般維護下所應達到的使用年限。當房屋建筑達到設計使用年限后,經過鑒定和維修,仍可繼續(xù)使用。因此,設計使用年限不同于建筑壽命。同一幢房屋建筑中,不同部分的設計使用年限可以不同,例如,外保溫墻體、給排水管道、室內外裝修、電氣管道、結構和地基基礎,可以又不同的設計使用年限。 設計基準期是指為確定可變作用及與時間有關的材料性能取值而選用的時間參數(shù),它不同于建筑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也不等同于建筑壽命。我國建筑設計規(guī)范所采用的設計基準期為50年,即設計時所考慮荷載、作用、材料強度等的統(tǒng)計參數(shù)均是按此基準期確定的。 對于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及以上的丙類建筑,結構設計時應另行確定在其設計基準期內的活荷載、雪荷載、風荷載、地震等荷載和作用的取值,確定結構的可靠度指標以及確定鋼筋保護層厚度等構件的有關參數(shù)的取值。
規(guī)范上說,兩階段三水準設計,用多遇地震(小震)的地震作用進行彈性設計,然后通過構造措施等來滿足中震、大震的要求。可是在進行抗震設計的時候,我們查的表是抗震設防烈度(中震)及其對應的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然后進行一系列的計算驗算。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是不是在用中震的加速度計算出來的地震作用來進行彈性計算?規(guī)范這里怎么理解?求高手指點。
地震烈度風雪壓查詢工具,根據(jù)新版規(guī)范編寫。
小白是考古專業(yè)學生,在考古發(fā)掘中發(fā)現(xiàn)地震遺跡,主要表現(xiàn)為地裂縫,已知地裂縫最寬處為4厘米,揭露的地裂縫分布長度至少有15米以上,深度在80公分以上,求該地震的地震烈度。 求大神幫忙。
本人是做結構的,抗震規(guī)范里規(guī)定了地震烈度和場地類別和設計分組,想請教一下這個跟地震震級有關系么?有的話怎么換算的?譬如汶川是8級震級,那如果用抗規(guī)里的地震參數(shù)表示的話,如何表示呢?
鋼筋是不是按非抗震做?
引言:甘肅 6.2 級地震,出現(xiàn)了大量的人員傷亡。最近網(wǎng)上都在討論為什么這次 <
關于地震等級與建筑物抗震設防烈度的計算(匯總)烈度和震級 1、烈度和震級的關系如下 M=0.58I+1.5 2、烈度和震級的關系如下I=(M-1)X1.53、I=1.724xM-2.57 4、《建筑抗震疑難釋疑》中提供的公式震中烈度=0.24+1.29x震級 其他地方烈度=0.92+1.63x震級-3.49lg震中距注:M-震級 I-震中烈度
如題,基本周期的大小和地震力有什么關系么?還有,我satwe信息里,輸入的基本周期按照0.1*N確定的,但WZQ.OUT結果中,比我輸入的周期值大。用不用把結果中的周期再重新回代一遍。多謝!
震級與地震烈度關系對照表
《抗規(guī)》計算的是多遇地震作用,《分類標準》要確定設防烈度地震作用??有矛盾嗎?
本帖最后由 asd198774 于 2013-10-22 10:50 編輯 防空地下室設計地震設防烈度怎么取值???求有經驗的解答;P風荷載呢???
烈度和震級 1、烈度和震級的關系如下 M=0.58I+1.5 2、烈度和震級的關系如下I=(M-1)X1.53、I=1.724xM-2.57 4、《建筑抗震疑難釋疑》中提供的公式震中烈度=0.24+1.29x震級 其他地方烈度=0.92+1.63x震級-3.49lg震中距注:M-震級 I-震中烈度
中國地震烈度表 17742-2008,結構工程師必備!?。?/p>
本帖最后由 yoyo10828 于 2015-9-21 10:22 編輯 2.地震作用后果與設計目標 2.1不同烈度地震作用后果(控制目標)
來源:網(wǎng)絡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導語: 中國地震臺網(wǎng)正式測定:06月17日22時55分在四川宜賓市長寧縣(北緯28.34度,東經104.90度)發(fā)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 截至18日5時20分,地震共造成12人死亡。 小編在中國地震臺網(wǎng)上查詢到,在四川長寧6.0地震之后,該地區(qū)地震活動突然十分活躍,主震之后伴隨著一系列的余震。7小時內再次發(fā)生5.0級以上地震1次,4.0級以上地震3次,3.0級以上地震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