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框架建筑的荷載由梁柱傳遞,墻體不起承重作用。這是鋼結構住宅墻體與傳統(tǒng)的磚混或內(nèi)澆外砌剪力墻住宅的根本區(qū)別。這一特點使鋼結構住宅墻體成為純圍護結構,不再受結構空間的限制,可以根據(jù)居住空間的要求靈活分隔。鋼結構住宅的外墻作為住宅基本,必須滿足承載能力、熱工、防水、隔聲、防火、抗凍等方面的要求。多高層鋼結構外墻的設計原則有:舒適性,指外墻材料必須滿足居住空間的各項建筑物理性能,在溫濕度、聲、光、空氣流通等方面創(chuàng)造適宜的居住環(huán)境;耐久性,包括墻體材料本身、連接件、密封材料以及外觀效果在住宅建筑結構壽命期內(nèi)的耐久性。 外墻直接暴露在大氣中,受外界環(huán)境的侵蝕很大,應該提倡在不影響居住的前提下可以及時進行局部更新的材料和構造做法;外墻材料應
如題,個人覺得磚混結構是受力的,跟混凝土一樣,不能輕易開槽。尤其是圖上這種多孔磚,一開槽截面都小了。請教大神,看看有沒有相應規(guī)范,到底怎么做?
我正在做的一個鋼結構廠房,墻面是用的1m寬的夾芯板,所以我也是隔1m間距布置檁條,夾芯板就是沿兩個長邊方向固定,很好處理。但是在其上部,由于是網(wǎng)架結構,兩個可以掛夾芯板的主檁間距最大的有3100mm,于是夾芯板要兩端固定。圖紙已經(jīng)出了,也不打算增加次檁,總工說只要夾芯板厚度可以滿足3米跨度就可。請問夾芯板厚度如何確定?[ 本帖最后由 floralay 于 2010-12-1 17:02 編輯 ]
圖紙簡介: 包含:門式剛架圍護墻——上下可滑動;鋼框架填充墻;門式剛架圍護墻;鋼筋拉結式等。 補充說明:該工程包含門式鋼架維護墻、鋼框架填充墻的具體節(jié)點詳圖,清楚的表達了鋼柱與墻拉結大樣、鋼柱與磚墻連接、鋼筋與鋼柱焊接的連接方式。 投稿網(wǎng)友: dzzzg
以前還會畫,現(xiàn)在多看幾個院的圖反倒不知道怎么畫了1,如圖墻面檁條是選用C220x70x20x2.5,CK(窗框,也有叫窗擋的)是選用2C220x70x20x2.5,那么這有個疑問,連接CK上下的兩根檁條用2C嗎?2,圖片2山墻QL2是選用2C180的檁條,9000跨度,沒有設置抗風柱所以檁條大了些;那么與QL2交圈的立面(也就是圖片1)中的QL1用和QL2保持一致型號嗎?3,圖片3中左側的檁條示意表示的是這個立面的檁條朝向,還是與這個立面相交的山墻立面檁條斷面圖片1
對墻體進行計算和驗算時 底層高和其余層選擇有何不同還有活載折減系數(shù) 計算截面以上層數(shù)怎么理解?如一5層磚混民用建筑活載折減系數(shù)怎么取?[ 本帖最后由 chinazlooo 于 2009-1-3 03:22 編輯 ]
最近發(fā)現(xiàn)網(wǎng)上有關討論砌體結構墻體裂隙的帖子很多,下面是我收集的,如果這里有您的原創(chuàng),希望您跟帖咱們繼續(xù)討論。我希望大家都來發(fā)表意見咱們把這個問題弄清楚,共同進步。1 裂縫的性質及常見種類砌體出現(xiàn)裂縫,往往標志砌體內(nèi)某部分產(chǎn)生的內(nèi)應力已超過它所能承擔的抗拉、抗剪極限強度。引起砌體結構墻體裂縫的因素很多,有既有地基沉降、溫度變化、干縮等因素,也有設上的疏忽及施工質量、材料不合格等因素。砌體上常見裂縫有:沉降裂縫、溫度裂縫、超載裂縫、振動裂縫和筒拱砌體裂縫等。而最為常見的裂縫有溫度裂縫和干燥收縮裂縫(簡稱干縮裂縫) ,還有由溫度和干縮共同產(chǎn)生的裂縫。溫度裂縫結構在溫度變化時,伸長或縮短的變形值與構件或砌體的長度、溫差和材料種類有關,同時溫度的變化會引起材料的熱脹、冷縮,在約束條件下溫度變形引起的溫度應力足夠大時,墻體就會產(chǎn)生溫度裂縫。在樓面和屋頂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磚混結構房屋上,出現(xiàn)溫度裂縫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如墻頂?shù)摹鞍恕弊中绷芽p,一般位于縱墻頂層兩端的1~2 個開間內(nèi),有時可能發(fā)展至房屋長度的1P3 左右,裂縫一般由兩端向中間逐漸
鋼結構廠房的墻面檁條詳圖設計
具體說來,發(fā)展輕質墻體材料有以下幾方面作用: 1、能節(jié)約大量的磚、灰、砂、石等材料,并能減少水泥、鋼材的用量。據(jù)估算,我國用于運輸傳統(tǒng)建材的比量,約占全國長途貨運量的1/5左右,短途運輸量的2/5左右。如果把傳統(tǒng)建材的用量減少20%,就能大大緩和材料運輸、材料供需這兩大矛盾。
具體說來,發(fā)展輕質墻體材料有以下幾方面作用: 1、能節(jié)約大量的磚、灰、砂、石等材料,并能減少水泥、鋼材的用量。據(jù)估算,我國用于運輸傳統(tǒng)建材的比量,約占全國長途貨運量的1/5左右,短途運輸量的2/5左右。如果把傳統(tǒng)建材的用量減少20%,就能大大緩和材料運輸、材料供需這兩大矛盾。
情況是這樣的:本人房子因政府門面問題,上面撥款改造外墻,在外墻上強硬裝了什么鋼結構上去(起初我沒同意,但旁邊的人都同意裝,也就沒經(jīng)我同意開始施工了),聽說這鋼重量達到20多噸,現(xiàn)在施工剛把鋼結構裝好,墻體就開裂了,這兩天下雨才發(fā)現(xiàn),前天是六樓裂開,這兩天五樓也裂開了,找施工單位,他們找了設計單位人來說是開裂是正?,F(xiàn)象。那這個是設計單位的人設計,他們明知會開裂,為什么還要這樣設計呢?這樣我是不是可以起訴他們?我要他們拿出計算的資料,他們拿不出來. 我找了施工單位要圖紙,他們只拿出一個通用的鋼結構設計說明及外觀效果圖,根本沒有什么勘察設計的參數(shù);現(xiàn)在明白著開裂一天比一天厲害,去找相關部門的人都不見了.我現(xiàn)在就想怎樣申請建筑結構安全鑒定和建筑工程司法鑒定,我不要別的什么賠償,只要保證房子安全就好。 在這請教一下這鋼結構裝在居民房上有沒設計要求,比如承重能力什么的?另外對這施工和設計單位有什么資質要求,施工前是不是要勘察單位什么的認可?如果出現(xiàn)安全問題到哪投訴?
我在做一個多層磚混,在"設計參數(shù)"里"砌體容重"設為18(按荷規(guī)), 因內(nèi)外墻體裝修做法不同,這些裝修荷載是否在墻間荷載里一個一個的輸入?還是選取最大的裝修荷載值計入"砌體容重"?大家是怎么做的?能否給出寶貴意見?謝謝!
現(xiàn)在在做一個學生宿舍的加固工程,磚混結構,四層,墻體采鋼筋混凝土板墻加固法,能滿足抗震要求,但是一層橫墻受壓通不過(根據(jù)實測的砂漿強度等級)?如何處理?謝謝~
磚混結構墻體裂縫的成因及防治
一直以來習慣了用PKPM計算,然后CAD繪圖,工作兩年,繪圖的速度有了提高,但是還是感覺速度不夠快。這幾天,試著用TSSD,感覺也TSSD做混凝土確實比較專業(yè),但是鋼結構這一塊,似乎速度還是不能有太大的提高。
各位建筑界精英,菜鳥在這有一事請教一下哈在框剪結構或框架結構中,二次結構中構造柱和拉梁的鋼筋構造參考哪本規(guī)范或圖集啊。比如拉梁主筋在構造柱內(nèi)錨固多少,彎鉤多長
多高層鋼結構的墻體材料應該選哪種比較好呢? 最近做了一個四層的辦公樓,外墻選用加氣砼砌塊(200厚), 內(nèi)墻采用砼條板。就隔墻而言,本人想到了一些材料: 1、磚墻很重,而且環(huán)保也有問題,雖然較經(jīng)濟但少用。 2、聚苯夾心板,防火很差的,一般也不敢用,而且效果 不是很好。 3、水泥聚苯夾心板,雖然說有質輕的優(yōu)勢,但是開裂嚴重, 經(jīng)濟性也不是很強。 4、加氣砼砌塊,太薄了,穩(wěn)定性不好,(90-100),太厚了 又浪費,不劃算。 5、還有一種輕鋼龍骨石膏板墻體,這種還不錯,防火可以滿足 隔墻的要求,造價也還經(jīng)濟,雖然說防水的比較好用,但 它也貴。 最后,我還是選用了砼條板,安裝快,也沒有土建濕作業(yè)。 不過工程還沒有做完,也不知效果如何。 歡迎大家各抒己見。
請問,多層鋼結構框架,墻體采用什么材料?內(nèi)外墻是用磚砌體呢?還是其他材料?如果內(nèi)外墻采取磚砌體,抗震的周期折減取多少,謝謝!
鋼結構住宅產(chǎn)業(yè)化示范工程,采用鋼結構框架體系,鋼筋桁架樓承板模板,蒸壓輕質加氣混凝土墻板。
各位:您好,目前在一個原有框架上添加設備,但是由于原有框架的主梁承載不能滿足新加的設備的要求。因此要加固原有鋼梁(型號HM294X200),現(xiàn)想底部焊接一T型鋼147X200。疑問:補強的T型鋼是否應該滿足一些其他的要求?(不能讓T型鋼太高,使得梁高但很窄?)如,保證補強之后的梁高寬比在一個限制之內(nèi)。我提出的補強方式是否可行。